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 尝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立秋前无谷打,立秋后打不赢。

    谷子黄了,要秋收了。

    “春暖,你家哪天尝新啊?”

    尝新?

    春暖第一次听这个词。

    尝新,一定要做吗?

    等知道这是农户收谷子之前为了感谢老天爷的一个仪式后,春暖也决定尊重这个风俗。

    果然,老太太都没听说过尝新。

    “要买点肉做刀头肉,就是祭品,还要买香蜡纸烛,剥一些新米,蒸饭的时候把新米单独蒸,还要蒸茄子。”

    “刀头肉煮好后上面还要撒点盐,然后把蒸好的新米饭单独装一个碗,把茄子和酒摆上案头,烧纸祭天。”

    “祭天?”

    在家庭祭祀中最先祭拜的一定是先祖,然后再是天老爷,灶王菩萨土地菩萨。

    “罗婶子说,尝新不一样,是从祭天开始的,就是感谢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才能有好的收成。”

    “而且,尝新上桌的规矩也不一样。”

    正常来说,上桌前是老人先动筷子,吃了第一口后晚辈才动筷子。

    “尝新的时候,第一口新米饭得最先喂狗。”

    喂狗?

    肖家老少都没听说过这种事儿。

    “罗婶子说,我们之所以能吃上大米饭,是狗去天庭偷来的种子,它在天庭的谷堆里打滚粘了满身的谷子,结果被发现了被追撵,着急慌乱之下就跳下了河,一路游过天河后,就只剩下尾巴上寥寥无几的几粒谷子了,然后抖落在人间生根发芽,被人们发现能填饱肚子,从此才蔓延开来,让人类吃上了饱饭。”

    所以,第一口喂狗,是对狗的感激之情。

    春暖将罗婶子告诉她的注意事项和家人们说了。

    “一方一俗,这些在京城是没听说过的。”

    “或许庄上也有这些规矩,我们不知道。”

    “既然我们来了蜀地,就按蜀地的办吧。”老太太有点担心春暖的银钱不够,将头上唯一一根银发簪取了下来:“暖暖,拿去换点银子来用。”

    这根银发簪算得上是肖家最值钱的家当了,老太太一直挽头发用的,为了不让头发落下来,特意让春宁削了一根黄荆棍儿替代。

    “祖母,不用,孙女有钱。”

    春暖接过发簪依然插回她头上。

    “祖母放心,这段时间孙女炮制药材卖了一些钱,开销足够了。”

    是的,春暖悄悄的出了那个柴河车,因为她炮制得特别好,赵明华拿到昌州给老爷子看了,给了她十两银子的价格。

    只是这十两银子,她拿着有点心虚。

    毕竟,那属于长嫂和阳阳的东西。

    “真是辛苦你了。”

    又要管家,又要炮制药材挣钱:“往后家里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吩咐,这个家你说了算。她们干不了别的,动动手脚的活儿总不累。”

    老太太这权放得很大。

    “是,孙女明白的。”春暖道:“等收完谷子后搬到小院去,还真有活儿需要大家一起干。”

    春暖已经想好了要给赵明华的茶楼提供什么了:糕点。

    做糕点的配方里她会添加一些对人有益处的中药材,而制作糕点的工艺不外传,自己家人做,让赵明华派人来取了送去茶楼。

    累人是累人,但有一个好处:肖家也往经商方向发展,开一个糕点坊的可能性蛮大的。

    老太太拍了拍春暖的手。

    “一家人脸上都有了血色,只有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