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一个三甲进士出身的人才,贾雨村也得了一个更大的靠山。
这些事情有的贾琮知道,有的不知道,忙起来了后哪会去管这些小事。只要大势成了,剩下的他多数会撒手不管。
本来联络崇恩观法符一事的就是贾雨村,结果赦大老爷被禁足,百万法符一下子没人交接,加上甄家故意为难,这可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薛科站在贾雨村面前,皱着眉头问:“侯爷被禁足,甄家有意为难,雨村先生可有办法?”
“以江南商会的名义请甄家家主出城一叙。”
“雨村先生,这事情你能做主?崇恩观给的时间可不多,他们说若是今日不能答复,法符就会让体仁商会先行提走了。若是我们需要,只能等下一批了。”
“这不像是那位甄总裁的手段。”
“听说主持此地事务是甄宝玉公子。”
“如此便能说的通了。我曾经做过这位甄家公子的教师,他的性格颇有几分顽劣。”
“先生,不管这位什么性格,现在总归是他说了算的。”
“他说了算更好,以商会的名义发请帖吧!”
薛科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一顿午餐,东月楼的厨子做的淮扬菜很美味,也很正宗,但他却吃不出味道来。
百万法符的事情像是小山一样压在心头,若是搞砸了,琮三郎一旦出了事情,江南商会还不得被虎视眈眈的势力撕个粉碎吗!
作为最早接触贾琮,最早跟着他干事业的人,薛科很清楚这商会的核心是谁。
盐商总行,江南商会离开了谁都行,但是不能离开贾琮。
只有他才知道这艘大船要开往何方,也只有他才能做到以长远的目光看到事情。
商会里面的主事人都是贾琮一手拉拢过来的,规章制度也都是在他的明示或者暗示下定下的,若真是他倒下了,首先宫里的太监就能把他们生吞活剥了。
一想到脑袋顶上是一群没有蛋蛋的太监,薛科就不寒而栗。
他听了贾雨村的话,立刻回屋内寻了帖子出来,亲自去了崇恩观请甄宝玉。
贾雨村没有跟着去,薛宝钗已经通知过他了,这次事情一了就会给他在征南军中谋划个参赞军机的职位,那个时候凭借着军功他就能顺理成章的起复了。
而一个文官身上有军功,在今后的仕途上有多么大的助力根本不用别人提,他自己就想清楚了。
他也看出来了,盐商总行和两大商会表面上尊奉天子,实则早就寻了后路。
这样势力的大腿不去抱,他还去抱什么?
皇家也比不上这三个组织公平公正,皇家也不会比这三个组织给的更多了。
他当年在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