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马科的意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马智仁亲自费尽了心思,花费不菲的银钱收罗来的呢!

    这也是他能讨得马科欢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大帐后,马智仁虽然较为得宠,却也是不敢直接打扰了大帅的进食,他垂着双手,恭敬地肃立在一旁,不吭一声,只是静静的等候着。

    见他进来,案几后的马科也只轻抬眼皮,随后又慢条斯理的继续享用起美食与“美色”。

    直到一刻钟后,他方才放下银筷,对桌旁伺候的两位小相公笑言道:“你姐妹今儿服侍得不错,这些饭菜,就赏与你们啦。”

    那二位小相公登时满面喜色,用娇滴滴的声音谢着:“多谢大帅。”

    马科一脸媚笑地逗弄道:“要这样多谢才对嘛!”

    他猛然抬手,在其中一位小相公的臀·部轻拍了一下,满脸淫·笑道:“两个小·淫·货,看今儿晚上帅爷我怎么收拾你俩。”

    那位小相公回眸娇嗔:“大帅……讨厌。”

    “哈哈哈……”

    帅帐之内,响起一阵十分嘹亮的大笑。

    …………

    等这二位小相公端着一案几残余美食离去后,马科又取出一个精致的烟杆,从一个烟袋上掏出一些烟丝填满烟锅。

    马智仁连忙识趣地掏出火摺子,快步行上前去,给大帅点上了烟火。

    马科满脸惬意地喷出一口浓浓的烟雾,淡淡说道:“事情办得如何了?”

    他背对着烛光,阴影之中烟雾袅袅,烛光闪动间,忽明忽暗,阴恻恻的略有些可怕。

    马智仁更是不敢怠慢,他晓得自己眼前这位爷,那可是个喜怒无常的角色,稍微一个不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连忙恭敬地小声答道:“己经联络上了,只是…….”

    “嗯……”

    马科脸色一变:“只是什么?”

    马智仁面上显出一丝难言之色,他用力咬了咬牙,似乎下了决心,这才小心翼翼道:“那边言,需大帅亲笔书信,他们方才相信……”

    阴影中,山海关总兵马科的神色犹疑不定,对着眼前铺开的信纸,一会咬牙切齿,一会又是神情狰狞。

    他右手颤抖地提起了毛笔,沾上了墨汁,往日那轻飘飘的紫毫,此时拿在手中,却似乎重若千钧一般。

    这可不比先前派人悄声联络,这种亲笔书信,更写上了明军的一部分战略部署内容,算是私通敌寇的铁证。

    一旦事情败露,便没有了转圜之余地,结局也将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啊!

    就为了一些许言语争端,意气之事,如此真的值得吗?

    此刻,他的心中如同一场天人交战般,久久难以下定决心。

    马智仁站立在他身旁不远处,连个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十分乖巧安静地缩在角落里,始终不发一言。

    突然,马科身体竟颤抖得越发厉害,他似乎在努力说服自己,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在张诚那边所受到的屈辱。

    小小年岁竟敢如此猖狂,在洪督臣和张总监跟前,那般羞辱自己,更何况还有诸多总兵大帅在场,他竟也毫无顾忌,使得自己颜面扫地!

    他想着,若此信送出后,真的能诱使鞑贼的主力转向张诚那边,能让张诚遭受重大损失,丢了大脸。

    那便是冒上这个险,也算值得啦!

    而且,说不定鞑子得了信后,非但转而主攻宣府军,还会送些战功给自己呢?

    如是自己因此而在松锦前线立下大功一件,以后,那该死的张诚,或许就要看自己的脸色了。

    马科猛吸一口烟枪,大团浓烟喷出。

    他极力稳了稳心神,终于下定决心,提起紫毫,只见笔走龙蛇,很快写就了一封书信。

    马科生在这个文贵武贱的时代,为了附合风雅,也曾下过狠心,苦练了些许书法,此时马科写的就是楷书,便是一般的秀才或许都未必能比得上他。

    不过,马科这厮也暗中留了一个小心眼。

    他在那封书信上,坚决不签自己的姓名,也不盖上他的印鉴。

    这都是在为他自己预留后路,即使鞑子因此不相信他的诚意,他也不会再进一步了。

    因为,只有如此,事情万一败露之后,他才有些许可以辩别的余地。

    目前他在大明,担任着一镇的总兵官,这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除了前时在张诚小子跟前吃了瘪,被他一通奚落,搞得自己如同孙子一般。

    余者他还是满意的,别的想法倒也没有什么,此番作为其实全是为了出那一口恶气罢了。

    除去这封书信之外,马科还画了一张帛图附在里面,图上面绘了一些明军的部署要地,还有些曲曲弯弯的某些路线,最后才将帛图与信笺都装入信套之内。

    其实,就像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一样,清国对于大明镇守辽东的诸将,虽然在战场厮杀之时,真是毫不留情,但在沙场之外,确是另一番态度。

    劝降的书函,也不止锦州祖大寿一人收到过,只不过他收到的最多而已!

    宁远吴三桂、山海关马科等人也都收到过鞑子的劝降书信,他们虽因留恋于现有的基业,以及舒服的小日子,或许也还有一丝忠义之心,才未选择投降一途。

    但却也并未将事情做绝,每人皆是书信收下后,看罢既行销毁,也不表态投降清国,也不回信明确拒绝之。

    对此,大家都是一般心知肚明,人人都在为自己预留后路。

    话不说绝,事自然也不会做绝,此番锦州之战再起,清国也是通过中间人暗暗联系到他们几人,自然免不了又是好言引诱。

    对于劝降书信中,清国承诺的种种好处和待遇,他们自然还是有些相信的,毕竟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都封了王。

    就连在大凌河之战时,投过去的祖家几位小哥,以及其他辽东镇守诸将,不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马科原本也是对清国递来的橄榄枝,一如既往的不予理睬。

    可前次军议时,他当众嘲讽张诚,却吃了瘪,虽当时表示并不在意,然心中却是始终无法释怀。

    这不,他为了报复张诚,出了这口使他万分憋闷的恶气,竟派亲信马智仁暗中勾连清军,竟不惜许为内应,待助清军此战大胜后,便往行投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