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白猫胜过了樱桃。
直到下午沈州看着韩卓青背着背包前往村委会,上了叶新柳的奥迪,两人都没说一句话。
沈州突然有些担心,她会不会这一走就不再回来了?
念头一起,那种抓心挠肝的感觉越来越强,可握着手机,他却连一个字都不敢发出去。
其实他不知道,思念越酝酿,品尝的时候才越醇香。第一次朦胧感觉的初哥,睡了一个懒觉,直到被张国忠的电话惊醒。
“虎娃,我们都到地头了,你什么时候过来?”
沈州立马起床,骑着小叔的摩托车直奔地头。
山谷口的路依旧没通,但徐祥明清理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也清理出了一条可以让人通行的小路。
来到地头,除了徐祥明之外七个人都在地里。
有了蔬果超市的打算,地里的白菜一时间可以不用挖掉,但菠萝和火龙果的种植刻不容缓。
“老忠叔,安排人整地,先开三亩出来,搞精细些,地开出来我教你们种菠萝。”
地头上的人立马动了起来。
村里之前就派人到各家各户通知过,田地多的人家还能拿到不少承包款,所以他们也都知道沈州承包了紫云山。
人安排下去,沈州叫上了张国忠。
“忠叔,你对果场熟悉不?”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就没有不熟悉果场的,怎么,想去看看?”
“想去走一走,不过这一万多亩,要走完怕是要花不少时间。”
“哪能一步步的看?到各个山头先随便看一下。”
张国忠说着已经把镰刀插在了背后的刀架上,沈州也从地里抗了把锄头。
紫云山果场一万多亩,种得最多的柑橘和香梨,其他的水蜜桃、猕猴桃和葡萄都要少一些。
沈州跟着张国忠,趟过了堰坝,直接朝堰坝对面的山头走去,整个万亩果场都是沿着河两岸的山头垦荒种下的。
“你年纪小,还不太清楚这万亩果场有多大。咱们村的根本,其实就是这片果场,从九零年开始,村里就开始在山上开荒。
当时的老支书手把手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在山上刨食,前前后后十多年才有了这万亩果场的规模。
可惜老支书死了之后,村里没有得力干部愿意花心思在果场上,加上后来高铁一修,也就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其实通村公路修了之后,这片果场就被不少人看上了。当时来看果场的人一波接一波,可后来承包的果商也没怎么下力气,每年都在亏,高铁一修也就退租了。
老支书的坟头就在山谷口上面的半山腰,当时他死的时候,就只要求埋一个能看到果场的地方。
其实咱们村里人,都不愿见到这片果场丢荒,可当初垦荒的那一辈人,好多都走不动路了。”
走在杂草丛生的路上,张国忠给沈州讲着果场的历史。
“老支书的坟头在哪里,改天得去给他老人家祭拜一下?”
沈州由心的敬佩这样的老一辈开拓者,如果没有老支书的决心,万亩果场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张国忠往上走了几步,回头指向山谷口的山头。
“就在我们前天炸山的那个山头,当时我们费了老大的力气,才把老支书抬了上去。”
老支书姓张,叫张卫民,人如其名,一辈子守卫着复江的村民,是张国忠的族亲。
“不会惊动了老支书吧?”
“惊动了也没关系,老支书在的时候就对山谷口那个山崖恨得牙痒痒,只是我们这一辈没什么本事,只修了那么一条小路。
在小路没修之前,得要翻过那个山头才能进到紫云山这边来。还是你们年轻人厉害,读书多路子也广,修通了那条路,以后进紫云山就方便了。”
沈州笑了笑,心里却有些疑问,“那后来承包果场的老板怎么没修?”
“情况不一样,当时村里人还紧巴着这边良田,修路花的钱还没有要赔给各家各户的多。其实都是通村公路给害的,有些人家赔了不少钱,就直接搬出村里了,家家户户都眼红这个钱。”
那几年沈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对这些事倒是不怎么清楚。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张国忠不时给沈州介绍着果场的情况。
“我们在的这一片都是柑橘,小的山头有二三十亩,大的山头好几百亩。好几年没到这边了,差点连山上的路都找不到了。”
两人劈开了不少拦路的荆棘,缓缓的爬上山头。路两边,一排排柑橘树往里延伸,整齐排列在梯子状的土坡中央。
一眼望过去,橘树下阴森森的一片,不少柑橘树都已经长有碗口粗细,小一些的也有胳膊大小。
这些柑橘树因为常年没有人修枝,已经窜了老高,树上偶尔挂着一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