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被历史遗忘的国度(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褚大癫狂的摇头,嘴里不断地发出不忿的声音,“一派胡言!荒唐至极!吾不信!不信!孔父从来没有书写,绝对为虚假之事!”

    “鄚国?荒谬!荒谬!”

    褚大指着竹简上的内容,质疑之火不熄,大呼一声:“此皆君之猜测,算不上事实!”

    早就料到褚大的反应,白明哲眯着眼睛,道:“兄长,吾华夏大地春秋初期之时的地图汝应该见过吧?请问,为何在济水北方,黄河与薄洛之水之间,齐之北,燕之南,中山东南,晋之东无国家存在?”

    “大好河山,空旷平野、膏臾之地,为何无国家占据?”

    褚大气的面目肿胀,脸色血红,大脑供血疯狂,道:“若如君所言,吾有几点不明之处,还望指教!!”

    他依次伸出了四根手指。

    “其一,鄚国成立,必定朝觐周王室,不然,其土从何而来?”

    “其二,周惠王明明为周庄王之子,为何成为了周幽王之弟!自相矛盾之语,让吾如何相信?!”

    “其三,为何周王室能够允许鄚国存在几百年?”

    “其四,为何平王不是先带人平定鄚国,反而先迁都洛邑!”

    褚大拱手,不再称呼贤弟,高声道:“请君解释!”

    这种涉及孔子做法和春秋礼法的问题,儒士不能退缩!

    一旦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他受到的教育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观将会完全崩塌。

    孔父希望诸侯重礼尊王室,而王室却乱礼节于天下!

    那么尊王究竟是对是错?

    所以,褚大今日必须为儒家而战!

    车外的中尉甲士面面相觑,车中的争吵让他们不知所措,于是皆陷入沉默。

    涉及到学术问题,已经不是他们这一群字都不会写的人可以掺和的了。

    他们只能给车中二人营造一个安静的辩论空间。

    冯驹仰头幻想,小声嘀咕,道:“难不成吾今日有幸见证昔日百家之争鸣?”

    为了反驳对方而使出浑身解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只存在于大汉百姓的幻想中。

    自从秦独尊法、汉独尊儒,那一个时代就注定不复存在。

    竖起耳朵,中尉甲士静心聆听。

    现在都不需要争抢了,两个人辩论的声音响遏行云,四野皆闻。

    白明哲突然一笑,道:“兄长,看来吾二人今日非要辩论一场不可!”

    褚大伸手,吐出一个字:“请!”

    “好!四点质疑,今日吾一一接下!”白明哲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一身豪迈气势直冲云霄。

    想要让褚大明白,必须要从儒家的经典入手加以质问和解释。

    所以白明哲锁定了一个意义仅次于《春秋》的史书——《国语》。

    没有废话,直接开篇点题,白明哲背诵道:“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此《国语·郑语》之言!”

    “然,根据史册记载,恐祸灾加于身之郑桓公,竟于犬戎破镐京之战中身亡。”白明哲得意地笑了笑,道:“小弟不才,很是好奇。为何怕死的郑桓公竟然死战镐京?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疯狂?”

    褚大端正而坐,道:“自然是义!臣子之义!郑桓公为周幽王司徒,自当以大义为重!”

    “呵呵?义?”白明哲不屑的撇嘴,“若是吾没有记错,在周幽王宫湦九年,郑桓公东迁族人以及财产。若是为了义,为何还要迁移?为何不与周王室共患难?”

    周幽王一共在位就十来年,这宫湦九年都是在他死亡前两年了。

    这个时候把宗族迁移,还要声称为了大义?

    骗谁呢!

    哪个身兼大义的人会把自己的宗族迁移到其他的地方?

    褚大一时语塞,慌忙之中解释道:“这……恐怕……恐怕郑桓公别有用意!”

    “呵呵,郑桓公无任何用意!”白明哲白了一眼,“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其丝毫没有想到会死在镐京!”

    顿了顿,接着说道:“宫湦九年,周幽王废除太子姬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姬宜臼不服,逃回外祖父申侯所在之地!”

    看着木制的车厢,白明哲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从他的嘴中缓缓道来。

    “周幽王大怒,起兵讨伐姬宜臼!”

    “幽王计划攻申;申侯率先起兵,联合鲁、西弗、犬戎攻周,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掳褒姒;郑桓公战死骊山,子武公掘突嗣位。”

    将目光下移,白明哲与褚大对视,一字一顿,吐出诛心之言:“幽王既死,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联合数十个诸侯国立王子余臣于携!因此,周惠王亦称周携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