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作战;第15军下辖3个师团,其中第18师团担任缅北作战,第33师团担任缅中作战,第56师团担任云南作战。
河边正三中将根据滇西中**队正集结兵力、驻印度英军和中国驻印军也正急剧增强兵力的情况,判断在当年的雨季结束后,盟军可能对缅甸发起反攻,但是,虽然河边正三中将可以准确判断出盟军的动向,却不代表他有力量应对。痛感手下兵力薄弱的河边司令官,认为必须配置9至10个师团方可守住缅甸。倭国大本营和南方军虽然支持河边正三中将的这一见解,但因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形势日趋紧急,大量兵力被从其他方面向太平洋诸岛调动,暂时无法向缅甸增兵。延至6月间,大本营方下令调第15师团及第31师团增援缅甸。但是,第15师团却被南方军暂时留在了泰国,仅第31师团于9月间到达缅北瑞波(瑞保)附近,加入第15军序列。为了补充缅甸方面军本来就空虚的兵力,日军大本营又增调独立混成第24旅团归方面军直辖,进驻丹那沙林一带。
广大缅北及缅中的防务主要由第15军担任。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认为该军防线正面达1000余公里,以守势作战完成防御任务势不可能,建议先发制人、以攻为守,在盟军反攻之前,摧毁盟军的反攻基地。日军大本营及南方军经研究后,同意牟田口廉也的建议,并认为是可行的,决定在盟军尚未完成反攻准备之前,急袭主要反攻基地因帕尔,尔后将防线推进至因帕尔以西的山区。为解除后顾之忧,必须保持怒江和缅北的防线不变动。9月初,大本营命令缅甸方面军作好在10月后进攻印度因帕尔的准备。
日军第15军受领进攻因帕尔的任务后,拟制出作战计划。其作战指导的主要内容为:“1.第56师团及18师团之一部于10月上中旬之间,击歼位于怒江两岸的中国远征军一部,夺取其反攻据点。尔后即由第56师团担任防守,阻止重庆军的反攻。2.第18师团以孟拱为据点,对胡冈河谷方面采取守势作战,防止中、美军的反攻。3.第31师团进攻科希马,据以阻止阿萨姆方面英印军的援军;与此同时,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从南北奇袭,并歼灭因帕尔盆地英印军。”
经准备后,日军第56师团及第18师团一部于10月13日开始向怒江以西的中国远征军前进据点进攻,15日攻占固东街、冷水沟,16日攻占桥头街等各据点。月底时,完全占领了怒江以西的远征军各据点。11月16日,日军一部从七道河、打黑渡强渡怒江,于17日夜又返回西岸。尔后第18师团即返回密支那,第56师团防守怒江西岸,与远征军隔江对峙。
日军向怒江进攻时,中国驻印军新38师第112团也正向缅北的日军据点进攻,以掩护修筑中印公路和抢占反攻前进据点。10月29日,驻印军攻占宁边、新平洋(欣贝延)、拉家苏各要点,打开了胡康河谷的北大门。日军第15军命令第18师团在胡康河谷组织防御性进攻,尽量争取时间,以掩护主力进攻因帕尔。
为适应作战需要,1944年1月缅甸日军对指挥系统进行了一次调整:新建第28军,下辖第54、第55师团及新来增援的第2师团;第15军辖第15、第31、第33师团;第56师团及独立混成第24旅团归方面军直辖。
1944年3月,日军发动因帕尔作战。此时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已取得重大进展,日军混成第24旅团奉命增援缅北。4月间为应付当前的战局,日军再次调整序列:增编第33军,其下辖第18、第53、第56师团,专任缅北及云南方面的作战。至此,日“缅甸方面军”共有3个军,计9个陆军师团、1个混成旅团,另有1个第5飞行师团配合作战。其具体部署为:第15军(附印度国民军约7000人,主要有被俘的印度俘虏组成的印度伪军)位于曼德勒西北地区,专任进攻因帕尔的任务;第28军位于缅西南及沿海地区,负责进攻实兑(阿恰布)的任务;第33军位于缅北,专负阻击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任务。
4月中旬初,中国驻印军突破坚布山隘正向孟拱及密支那进攻中,此时日军第15军亦已完成了包围因帕尔的态势,并占领了科希马。中**事委员会根据罗斯福第163号备忘录的要求,为策应驻印军的缅北作战、尽快打通中印路及应英军之请,配合因帕尔作战牵制日军,决定先以远征军一部(第20集团军)攻击腾冲,尔后依情况再以远征军主力投入,协力围歼缅北日军。4月13日电令远征军,命其以第53军为第一线,第54军和新20军为第二线,4月底以前做好渡怒江进攻固东街、江苴街及腾冲的准备,命令第8军于6月5日集结于祥云附近,归远征军序列,并命令远征军制订详细的渡江进攻计划。
第20集团军辖53军、54军和新20军共3个军,由霍总司令负责指挥,担任攻击,而以53军为第一线攻击部队,54军与新20军为第二线攻击部队。
第11集团军辖第2军、6军、71军三个军,由宋总司令负责指挥,担任怒江第一线防务。
第8军开滇西后,归远征军直辖,控置于祥云附近地区,作为远征军的总预备队。
远征军渡河进攻计划的构想,是以第20集团军在北翼为攻击军,第11集团军在南翼为防守军。攻击军开始进攻时,防守军以3个加强团、1个加强营同时渡江攻击,以策应攻击军的作战。攻击军强渡怒江成功、攻击高黎贡山各据点时,担任防守军的第11集团军乘势西渡,协同第20集团军攻击腾冲、龙陵等地日军。4月29日,远征军令第20集团军于5月5日前展开完毕,同时与美军第14航空队(战斗机3个中队,中型轰炸机2个中队)进行了协同。
第20集团军根据远征军的计划,于5月6日制订出攻击计划。在兵力使用上改以第54军(附第83军第116师的第346团)为第一线兵团,第53军和新20军为第二线兵团。或总司令将进攻过程区分为渡江、进攻高黎贡山各据点和进攻腾冲三个时期。其作战指导是:第一时期,第54军以主力在双虹桥附近渡江,攻占大塘子、南斋公房,第54军一部在栗柴坝附近渡江,攻占北斋公房、马面关等地后扼守片马、明光,掩护右侧安全。第53军在第54军后在双虹桥附近渡江。第二时期,第53军超越第54军攻占江苴街,第54军主力再超越第53军攻占瓦甸,第54军一部则在第36师一部协力下攻占固东街。第三时期,集团军攻占固东、江苴后,由新20军,由惠人桥渡江,协力攻击腾冲。攻击腾冲时,以第54军为右翼兵团,第53军为左翼兵团,新20军为中路兵团,对腾冲实施三面合围攻击。
5月9日,远征军下令命攻击军及防守军各加强团于5月11日渡河攻击,开始时间或拂晓,或白昼,或夜晚,由各单位依当面情况自行决定。
防守滇西的日军第56师团自1942年5月进至怒江西岸后,经营该地区的防御设施又达2年之久,在高黎贡山和腾冲、龙陵等地的据点内都筑有抗力强、隐蔽好、射界广的坑道式火力点。远征军反攻前该师团在滇西的兵力配置大致为:第148联队驻屯腾冲,第113联队防守滇缅公路沿线的腊勐、龙陵、芒市,第146联队控置在畹町附近,以1个大队防守平戛。此外,由第18师团第114联队第1大队防守拖角、片马,也临时配属给第56师团指挥。2月间,1架中**用飞机因遇雾迫降腾冲,日军从俘虏的1名少校军官身上缴获了中**队新的密码本及远征军的编制表,从而掌握了中**队的一些动态;5月初,日军破译了中国的军用密码,知道远征军将于5月10日前后开始渡河攻击,主攻方向在惠人桥以北。日军第56师团遂将主力调整至左翼,并制订了反击计划。
1944年5月11日晚,攻击军第一线兵团第20集团军的第54军所属两个师各派出1个加强团由栗柴坝、双虹桥间,在炮兵、工兵支援下开始强渡怒江,以腾冲为目标,向高黎贡山攻击前进;与此同时,防守军第一线的新39、第88、第76师亦各派1个加强团,新33师派出1个加强营,由惠人桥、打黑渡及三江口附近分别渡江,向红木树、平戛及*弄攻击,策应攻击军作战。
各加强团均未遭到日军有组织的抵抗,迅速击破其警戒分队。至12日晚,新39师的加强团已击退日军第113联队前哨部队,攻占了红木树。第88师及第76师加强团占领三村、青木岭后,共同转攻平戛日军第146联队第1大队,一度占领该地。但是,因为派来增援的日军第113联队第2大队及芒市守备队3个中队与退出平戛的第1大队合力反击,平戛得而复失。新33师的加强营则推进至霍班、哈林及农姆一线,与日军第56师团的搜索联队对峙。
攻击军右翼第8师主力在其加强团掩护下,于12日拂晓由猛古、水井渡江,向据守邦瓦寨、灰堆、北斋公房等地的日军第148联队进攻。激战至15日,连克营盘山、小横沟、灰堆、泠水沟等据点但在北斋公房附近的进攻受阻。第8师遂以第23团从左翼作深入迂回,于16日攻占日军后方要地马面关及桥头,截断了日军第148联队与瓦甸日军的联系。但是,围攻北斋公房的该师主力却遇到日军的据险顽抗,陷于胶着状态。
攻击军左翼第36师(附第团)于12日由双虹桥渡江后,即向小塘子一带攻击。日军利用外围大尖山、唐习山等据点凭坚顽抗。该师一度攻占大尖山,但又被日军第148联队第3大队夺回,且部队伤亡甚大。第20集团军遂调第二线兵团第53军于13日由双虹桥附近渡江增援。14日晨,该军接替第36师任务,在优势炮兵及空军支援下对日军发起猛攻,激战一昼夜,终于攻占大尖山、唐习山等据点及大塘子;5月下旬,第53军越过高黎贡山,进至瓦甸、江苴以东之线,第36师则移至唐习山以北集结整补。滇西远征军的强渡怒江及进攻高黎贡山的战斗基本上完成了任务。
在这一段时间里,刘建业和他的新20军基本上是作为第20集团军的预备队,在后面不断的行军。
看着前方的战火熊熊,听到隆隆的炮声和震天的喊杀声,却不能上前线,着实让新20军的那些年轻的少壮军官们憋出了一肚子的火气。
“军座,能不能向霍总司令请示一下,前面第53军和54军弟兄们要是啃不动了,攻不下敌人的阵地,能不能让换成我们新20军上去。我们可是响当当的部队,什么硬仗没打过?”
“军座,这好一阵了,前面的弟兄们打得那么热火朝天,我们却每天呆在后面,弟兄们都无聊死了。能不能向霍总司令求个情,让我们都上去和小鬼子干一家伙?哪怕是一个团一个团的轮流上也行。”
每天,在军指挥所里,刘建业听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
“不用着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前面这些上不了什么台面的敌人,就交给53军和54军的弟兄们去练个手,免得他们闲得无聊,忘了怎么打仗。我们嘛,自然还是继续休整,要打硬仗的时候,我们再上。我丑话可说在前面,到时候,谁要是给我新20军数万弟兄的脸上丢人,可别怪我翻脸无情,把他从我这里扫地出门。”刘建业这样对他的下属们说。在他的脑海里,现在想得最多的不是别的,而是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