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一章 救火 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立重炮兵第6大队、战车第3联队配合下从灵川急进,向桂林的北门和西门进攻;第40师团配属独立山炮第2联队,从兴安附近前进,向桂林东门进攻;第13师团从灌阳前进,向桂林南门进攻;第34师团的第218联队从寨墟前进,向桂林西南郊进攻。横山勇要求各部必须于11月6日完成对桂林的包围。

    日军对桂林的进攻中投入了11军的炮兵部队轻型火炮四十八门,野战炮一百零九门,重炮四十二门,另外还得到了第五飞行师团的116架飞机提供的空中支援。在兵力和装备上的对比上,除了空军装备兵力,日军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桂林守军里的第170师是几乎完全的一支由新兵组成的部队,其作战技能和作战意志都值得怀疑。而那些广西的民团部队,更是装备五花八门,连老式的火药枪都有,不少的民团兵员不是头发花白的老者,就是人长得还没有枪高的未成年人。

    桂林城内的八桂厅。

    此时的八桂厅里,气氛非常压抑。各位将军们都默默的抽着烟,一言不发。

    刘建业知道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就只有自己首先挑头了。

    “各位,我知道,这一次我们的处境非常危险。鬼子的兵力很多,除了直接进攻桂林的兵力,他们还有其他方向的援兵随时可以投入到对桂林的争夺。相信大家都很明白,我们这一次承担守城任务,实际上最大的可能不是活下来,而是战死殉国。现在,我给大家一个机会,你们可以给各自的家人写下遗书,然后统一把遗书交给我们的美国朋友,由他们带出桂林。”刘建业说道。

    说完,刘建业从自己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没有封口的白色信封。

    “这是我的遗书。我昨天就准备好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念给大家听一遍。”刘建业对大家说到。

    “那就洗耳恭听了。”城防司令部参谋长桂军老将陈济桓中将说道。他是桂系部队里的老人,原本已因腿部残疾退出现役,出任广西绥靖公署第二金矿主任。陈济桓任第二金矿主任,尽管已不负军务,但在他的住所的墙壁,挂着中国地图,他将抗战中敌我双方的态势用大头针粘上纸条作标记,插在地图上,并常对来看望他的部下及同事分析抗战形势,互相勉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力争投身抗日战场。日军攻占衡阳,威胁桂林,时任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桂林城防司令的韦云淞,征求老搭档陈济桓为参谋长,陈欣然答应。当时妻子将分娩,且他自己于1933年因看演习坠马而受的足伤,一直未见好,行动不便,亲友和家属都力劝他再三考虑。但他说:“抗战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靠大家齐心合力,才能驱逐日寇。现在强敌已到家门,我能熟视无睹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虽身在金矿,但仍属军人,就有保家卫国的职责”。随即准备行装,赶赴桂林。陈济桓7月离家北上,行时只带一名随身勤务兵到达桂林,即接任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一职。他到桂林后,即写一信给弟弟陈恩荣、妻子罗佩英谈了关于小孩取名的问题。信中说:如桂林一战胜利的话,小孩则名叫“可卫”,意即桂林可保卫;要是桂林一战失败,他阵亡了,即是为保卫祖国献身,这种精神是伟大的,则小孩子的名字叫“可伟”。陈曾对守防桂林城的陆军31军冯副军长说过:“我当一辈子军人,仗打了不少,打来打去,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现在抗日战争,关系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真是匹夫有责。上级派我守城是个光荣任务,我是跛子不能逃跑,胜则生败则死。誓把我几十斤水(指身体)和鬼子拼,衰仔才做方先觉第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死以后,各位家人无需向政府要求抚恤,家中产业足以保证衣食无忧。老父在上,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而有幸殉国,汝应高兴儿未辱门3。两位爱妻,无须为我守寡,有意中之人尽可自便,不得阻拦。刘建业绝笔。”刘建业拿出信纸,开始念道。

    “黄峰,告诉各位,你的职责是什么?”放下信纸,刘建业又转过头来问自己的随身警卫。

    “第一,保卫军长安全,第二,万一军长有被俘危险,立即开枪打死军长,以免军长被俘受辱。”黄峰大声地回答。

    “好,我相信你。”陈济桓大声得叫好。

    “刘司令,既然你已经写好了遗书,那兄弟我就也把我的遗书拿出来给大家念念。”第131师师长阚维壅站起身来,掏出自己口袋里的一张纸,开始念道。

    “咏棠贤妻,在柳别后未通信甚为思念,我在桂一切情形均详述于均任兄函中,想已阅悉。此次保卫桂林大会战不日即可开幕,此战关系重大,我得率师参加,正感幸运,不成功便成仁,总要与日寇大厮杀一场也。汝带一群儿女避居融县,战端一开通信已成问题,接济更不容易,已另函托均任兄就近关照,家无积余,用度极力节省,如何寒苦亦当忍受,抗战胜利在望,生活总有解决办法也。我在此生活如常,毋须远念。此后作战期间如有可能仍可照常通信,余不及,即问近好”。

    阚维雍,原名庆福,号伯涵,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生於广西柳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医科学校,未几辍学回柳州。1919年,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毕业后避居家乡。1924年,李德邻任广西绥靖督办兼第一军军长时,任其为军部机要参谋,后任南宁军校教官。又先後任工兵、交通,通讯班主任、交通队、工兵队上校队长等职。并历任第七军工兵营营长,第五十七师参谋处处长。第四十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直属通讯团团长,交通处处长,第十九师参谋长等。1932年入南京陆军工兵学校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桂南,以第十九师副师长,第三十一军参谋长率部抗日。1942年任第一三一师少将师长,担任桂南防务。因为他饱读诗书,会说日G,略通越G,著有《越G入门》。他对军事知识颇有研究,人称“儒将”。桂柳会战前,他与全体官兵一起徒步由南宁开发到桂林,直走得两脚红肿溃烂,仍不以为苦。阚维雍到桂林后日以继夜地督导部属疏散居民,抢修工事,并深入各部队,勉励士兵奋勇杀敌,誓死保卫桂林,是坚定主张和倭国人战斗到底的。

    “我相信阚师长必定是会践守诺言的。我们就等着一起黄泉路上做伴吧。”刘建业站了起来,对阚师长说道。

    “两位不要这么急着寻找黄泉路上的同伴。其实,目前的形势虽然看上去凶险无比,倒也不能算是绝境。我军兵力数量不足,只能依靠地方民兵。广西素有南蛮之称,民3彪悍,尚勇好斗。何况大多同族同宗,乡土观念十分严重,往往一人有事,全村拼死相助。他们对日寇恨之入骨,现已自发组织抗日自卫队十数支,虽不是训练有素,但只要给予装备,也是一支奇兵。美国空军已经保证桂林的绝对制空权,从空中给日寇严厉的打击。我桂林地势奇特,山峰林立,岩洞众多,更有漓江可为天险。现已利用岩石内洞,设备了交错的永久工事,编成了各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堡垒群。为了弥补漓江薄弱地带的缺点,除沿河设置各种障碍外,还把东岸的七星岩编成了一个坚固的独立据点,与桂林市区交叉火力,互相呼应。军需品如粮秣弹yao等,也储备了足够半年之用。在地形工事设备上来说,抵敌三个月,并非毫无成算之事。”陈济桓参谋长说道。

    “说得不错,我们并非是毫无胜机的。”广西绥靖公署高级参谋史蔚馥少将说道。

    “对,我们只要能横下一条心,和鬼子血拼到底,我就不信他们就真的不怕死。”新14师邱师长说道。

    “那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不过呢,为了对身后事有个交待,大家还是先留下遗书好了,大不了以后活下来了,这个玩意就作废好了。”刘建业说道。

    “杀人不过头点地,和小鬼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早就知道死也就那么回事。给我找纸笔来,我顶多就是交代一下老婆,把我儿子给我带大就行了。”一名桂系将领说道。

    “拿纸笔来吧,我们都不怕。”一个个将领们都纷纷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时之间,八桂厅的会场里,只见到一个个将军们埋头写着字,安静异常。

    “大家写完了,就交待下面人也都留下遗书遗嘱什么的,以免人死了还不能瞑目。各位看呢?”刘建业又问道。

    “没问题。我们都是广西子弟,守土卫家是天然的职责。”170师许师长大声表态。

    “我们虽然不是广西人,要论到和鬼子拼命,我手底下那些湖南汉子,也绝对不会当面瓜。”198师段师长急忙站起来为手下的湖南汉子正名。

    “是骡子是马,鬼子来的时候,拉出来就知道了。”31军吕旃蒙参谋长说道。

    “传我的命令,把城里的银行金库打开,把各部队的欠饷先补齐,然后,今天晚上,全军所有弟兄都吃马肉米粉,米粉管沟,放开了肚皮吃,给大家补补阳气,补足了阳气好打鬼子。吃完了米粉,打击和鬼子打仗就要出死力,卖死命,不然,将军桥刑场上面的陈牧农就是我们的榜样。”刘建业说道。

    桂林地处岭南要冲,自古官宦商旅云集,饮食习惯南北交融,粤、川、湘、浙、赣、闽均有承传。近世纪以来,粤、川饮食影响大,同时融入地方习惯,又因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3味小吃。桂林最有名的食品莫过于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3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3味也不同。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3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刘建业自然不会是给弟兄们吃小碟装的,军人嘛,要用自然是大碗。

    刘建业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把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冒热米粉等吃了几乎一遍,直涨的肚子*圆。

    “少爷,你就是再喜欢吃这个,也不用一次吃这么多吧?”黄峰看着刘建业贪吃的样子直好笑。

    “你懂什么,这一仗打下来,少爷我有没有命活下来都不知道,当然要先趁着还有条件,先享受一下,以免留下一世的遗憾嘛。”刘建业一边忙着消灭美味的米粉,一边说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