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辽国大汗不断征服兼并周边部落,人口日盛。辽国一向尚武,全国皆兵,这样大肆扩张和挑起事端,恐有不臣之心。”奏报之人是兵部侍郎张贺,此人能力极强,年仅而立之年官居高位。是难得的朝廷少壮派。
“张爱卿有何高见?”皇帝的问询道。
“微臣愚见,臣认为应当派遣使臣出使大辽,悉数追缴往年所缺之岁贡。探查清楚辽国现状如何,再做决策。”张贺谦卑的回道。
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年纪轻轻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原因。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臣等认为此计可行。”朝臣们异口同声道。
任何一个朝代都不缺少保守的鸽派和激进的鹰派。
大家能一致通过,是因为此计只是一个基调没有什么实质的利益关系,后期这个出使的人该选谁,具体怎么实施的方案,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进行各种的较量和倾轧。
“着礼部择合适人选,不日出使辽国,追缴往年所缺之岁贡。众爱卿,若无事可奏,便退朝吧。”
皇帝把事情定下后,礼部会选择合适的出使人选,做出方案呈递内阁,没有什么问题皇帝批阅之后就可以执行了。
就像前世的集团公司,老板定下了大的方向以后,就是下面市场部和策划该怎么执行的问题了,作为集团的老板就坐等验收结果的时候了。
作为大秦朝的皇帝是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就像一艘船上,船长要掌舵,又要划船怎么能行,这条船迟早的沉。
一位脸庞消瘦,留着两撇胡须尖嘴猴腮。身着御史官服的言官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正准备发言的时候。
被一声尖细的声音打断了了。
“九皇子殿下觐见。”
这声音本不该出现在如此圣神的朝会之上的,一般情况下朝会开始殿门就会被关闭。
除非是有紧急突发状况或者是边关出现战事,八百里加急才能打断朝会的进程。
这就是我书信给母妃向皇帝老爹求来的一个机会,我必须在言官发难之前抢到先机。
“爱卿欲奏何事?”
皇帝没有理会我的觐见请求,转而问向刚才那位言官。
“微臣启奏陛下,微臣所奏之事是关于九皇子殿下中秋佳节所发之事,九皇子的所作所为实属是有违……”
朴德昌,一边说一边抽出袖筒里准备好的奏折。
皇帝手微微抬起,打断了接下来要说的话。
“正好,九皇子也有事觐见,就让他一起进来听听。”
皇帝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好像没有什么事能掀起他心中的波澜。
“宣,九皇子殿下觐见。”
与其等风来,不如去追风。与其被朝中有心之人首先对我发难,被宣入朝。
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做事就是要主动出击,先掌握先机。不要等事到临头再想办法解决,把自己陷入不必要的被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