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会,太子说笑了。”
衡若卿已经开始提笔,便不再理会这边的任何言语,方醒懒洋洋的回了一句,太子倒有些怀疑..只看到方醒眸中的淡然,沉思了一会便不作他想了,竟认识?的确,衡若卿那治疗顽疾的方子,正是方醒给的。
“于大人不是有关科考的事情请教煜王?正好顾大人你们都经历过,聚在一块聊聊集思广益嘛..”
“殿下说的是。”
偶尔几股和煦的夏风从窗外飘进屋内,吹在几人脸上有些黏糊糊的触感,太子勾唇一笑,心中却是在飞快的盘算着如何拉拢屋内的四人,方醒,就不用想了..于远帆,太过清高,无从下手,顾成文,小地方出来的人性格倒十分诡谲,比于远帆还难,至于衡若卿,真是个很会装蒜的墙头草,不知心中到底是向着谁...
“科举虽每三年一次,但各地的童试已经快要开始了,之前听过煜王殿下的大论,下官此次便想请教一二,做到彻底的改善科举。”
“本王之前都说什么了?”
方醒双手托腮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太子正在喝茶,听话险些被茶水呛住,正想好好的说教说教方醒,没想到这屋内也就他有这种感觉,而于远帆只是有些不自在的干咳一声..
“煜王之前说的有浮票,担保制,锁院制度,考生所有信息加以密封,或直接誊录考生文章,审卷官也不提前告知。发现作弊者,代考者,考官等若有问题,一律革职重惩。殿试由皇上临时出题考问,落第士子需发还落卷..”
方醒曾经说过的话,于远帆居然能够脱口而出,说完后唇角也微微的翘了起来,想是想起那一日方醒的放言高论是多么精彩,顾成文拿着茶杯的手忍不住一顿,一双洞悉的目光含着笑意看了看方醒。
“难得于大人都还记得,只是这些竟勾不出于大人的高见?本王到底没有参加过科举,若让本王再多说些什么,也是无能为力了。”
“倒不是这些,只是下官以为应增强科考的实质。”
方醒笑着颌首,原本略带冷意的眼神慢慢变的温柔了些,看向于远帆的目光尽是赞赏,若以后没有小人暗害,于远帆会是这三人中走的最高的。
“方醒?”
“本王想想,不外乎是贴经,时务策,杂文,诗赋,治国理念,及历史经验,民生,还有现实政治之类的做总结?哦,最好能加一项策问兵法。”
于远帆同顾成文相视一笑算是认为方醒说的极为靠谱,倒不是方醒不认真对待此事,而是这些科举的东西要么是她前世学过或看过,皆是一眼带过,若不是记性好,真真想不起来了..
要说古苍也是大国,在科举方面真的有这么后进嘛?还真别说,方醒之前看过叶凡之倒腾的那一套科考制度及考试内容,虽是殚精竭虑凑出的一套体系,在于远帆这个后生面前,真的有些韩门献丑了。
“策问兵法倒也可加,只是这具体..”
“具体的各个科考内容,就得有劳于大人寻一批才高八斗,博古通今的朝中官员,本王不才,爱莫能助。”
于远帆轻笑一声算是懂得了,再问下去怕是方醒要不爽快了,转而将目光投向顾成文和一旁俯首写作的衡若卿,朝中的大臣们不乏有才的文官,大学士便算作其中一个,只是于远帆近来倒不想同他有何关联,之前借的书也是赶着还了回去。
“那便如此,殿试方面太子殿下可有高见?”
“殿试?因着之前的事,就按方醒说的,殿试还是由父皇亲自策问的好,左不过还是治国之道,政治得失。”
太子侃侃而谈,眉宇之间神采飞扬,若不涉及情爱或党争,太子是个极为相宜的储君,有才学也有头脑,可惜他所处的这个位子,注定他不能单纯。
“二位殿下,草民作完了。”
“本王瞧瞧。”
于远帆倒有些好奇衡若卿的大作,顾成文见方醒的动作收回了目光,衡若卿过来直接就要将文章交给方醒,想必方醒也晓得他这般动作不合适,便干脆抬*先开口,免得以后太子想起来察觉到不对劲。
“本王觉着甚好,太子殿下请过目,若殿下觉得可以,便呈给皇上,本王还有事先告辞了。”
“煜王慢走。”
太子和于远帆都没有反应过来,顾成文和衡若卿已经拱手恭送方醒了,白昱祁的事情没有完结,这只是个开头,方醒可不想像太子似的不避嫌,万一皇上为了平衡,暗里再帮白昱祁,那不就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