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9 京城报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俗话说,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邬阑口中兀自嘟囔,饭倒是可以一口口吃,这路要是一步步的走,得走到猴年马月啊?供应链~供应链,能就地取材最好,如果不能……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物流问题啊,”邬阑骚骚脑袋,一脸的烦恼。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再多的设想都是空的,古代又不可能像现代,高铁时速能达三百五十公里,这里一天能走三百五十里都是不错的了。

    “古代要干个事业真是难啊,开个连锁火锅都得先考虑基建问题!我有这么大能耐嘛?”

    邬阑还在吐槽,只是光吐槽也没用,不如先找地图瞧瞧。地图?这里叫地图吗?问题是找谁要地图?这玩意恐怕不是一般人能看的吧?

    邬阑脑子还尚有一连串问题及代解答,而舒岱宗父子已经快到京师了。

    从六合出发,当然是走陆路,比运河节省一千多里路,沿着驿路走,可以经滁州六合的界桥到滁阳驿,再到凤阳,也可以经瓜蒌铺到凤阳府天长县,再到淮安淮阴驿,这两条路都是一路向北,而且路途比较顺畅,是以效率很高。

    父子两人也是轻装前行,当然骑马为先,一天之中除了晚间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在骑行。舒岱宗久不骑马,但技术还在,所以适应了一天也就熟悉了,舒小弟的骑术倒是比他爹好,而且年轻气盛,又是头次出门,一路上都嫌他爹骑的慢,一个劲儿在催。

    南北两京之间的道路通畅,也不过五六天时间,他俩已到了永定门外。

    两人办妥了手续,换好了路引,又歇了一晚,第二天便直往内城方向去。京城的报馆选在了宣武门外的贾家胡同,这一带的会馆、商铺、茶肆、酒楼密集,是获取新闻的最佳场所。而且贾家胡同离六科也不太远,南方各省的驻京提塘报房也多设在这一带,朝廷的消息通过六科也可以很快到达提塘报房。

    报馆是一座二进四合院,不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条件已算是很好。前院规划为报馆的事业部,皆是比照南方报社的划分来安排各部;后院是报纸刊印作坊,此时里面已有伙计在忙碌;小院的后罩房则做为伙计店官的居所;包括印刷所需的纸张、工具、油墨及活字等也早已准备到位。

    舒岱宗和小弟就在后罩房的居所安顿下来,两人稍做休整,便去了院子里。先粗粗看了一圈,看后,舒岱宗不禁连连点头,心想,这刘家做事果然雷厉风行,不过很短时间报馆已初具规模了,如今只差编辑、采写等人,想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出报纸了。

    负责京城报馆的大掌事是一四十来岁的老秀才,瘦削微黑的面庞,一双不大的眼睛倒是炯炯有神,下巴一缕山羊胡子,说起话来总是一翘一翘,显得颇为滑稽,但说话却很有趣。舒岱宗与他颇有些一见如故,可能曾经的经历相似,言语间甚为投机。

    “舒老弟,今日你也看了报馆,觉得同你南方报社比,如何?”

    “我看这报馆不错,如今也只差编辑和新闻采写,就不知柯先生是怎么安排这些人手?”

    “舒老弟,这些人手大东家自然都找好了,只等你来之后安排学习,想来应该很快就能上手。不满你说,大东家已经研究南方报社许久了,也算是摸的很透,只是在赚钱方面恐怕还及不上南方报社。是以我等京城报馆的人也要向你虚心请教啊,尤其是经营报社的法子。”

    “呵呵~,那都是小东家聪慧!她也常说,无论做哪行都是需要靠脑子来挣钱,这样才永远不会被取代。”舒岱宗听了他的话不禁心头得意,咱姑娘的脑子那是没得说!你刘家再大再有本事不也比不上咱姑娘挣钱的本事吗?

    柯秀才一听也连连点头,道:“老弟,你这话说的是!就好比那用手做事的,做不好东家就可能不用你,可用脑做事的呢,做的好喽,东家还给你顶身股呢。”

    “呵呵~没错,是这个道理。”

    两人攀谈不过盏茶功夫,舒岱宗已大致了解了状况,接下来自然按照姑娘的规划去推进工作。他与小弟忙碌至晚间,二人用过晚膳,正准备歇息下来,报馆的伙计又送来一封急信,舒岱宗连忙拆开来看,原来是邬阑写的信。

    他拿着信看了半天,又思索了半天,末了还找出随身携带的南北两京的舆图,又研究了半天,这几个半天下来,时辰已到了亥时。舒小弟已经睡了一觉醒来,见老爹还在看信,心下奇怪,便问道:“爹,你看啥呢看那么久?”

    舒岱宗愣怔了半天,才回头看着他,喃喃道:“咱姑娘这脑子还真是……与众不同!别人从来没想过问题,她就能一下给想出来,而且还都非常在理!你爹我脑子也不差呀,怎么就没姑娘那想法?怪不得姑娘能挣钱,你爹要是又姑娘一半的能耐,咱家早就成大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