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是一种神秘配方,它构建了互相关怀的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基础。它和空气与水一样,是我们生存不可缺少的。
——杰里·威科夫
如果想要教育孩子,就要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要弄清绊住孩子的障碍是什么,还要引导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给他们以信心,顺利向前。
孩子既然不能用强硬的教育方式,那么,他们就令父母变得麻烦起来。因为,孩子的行为常常让父母不知如何是好。父母们也想对孩子和善,但孩子的表现让他们感觉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导致一些好的沟通方法用不上。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父母既定的思维妨碍了他们去了解和理解孩子,以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应对。实际上,孩子的行为本身并没有对与错,这仅仅是生理和情感的表现。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判时,父母的标准不是来自孩子本身,而是既有的观念对孩子行为的理解。
有一个叫何进的孩子,由于学习基础没有打好,上课听不懂,造成自制力差,考试成绩差,但这个孩子个性倔强,爱面子,喜欢争执。
在一次数学课上,这个孩子和老师当面顶撞起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孩子忘记带笔,便回头向后面的同学借。数学老师看到他不注意听课,便大声吼叫,说他如何差,不是来上学的,是来混日子来的。孩子一听这话,心里接受不了,便当众与老师顶起来。
其实,后进生也需要理解、尊重和信任,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心急。侵犯了孩子,孩子便无所顾忌了,老师如此,何况父母?
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生长生活,诸如睡觉、吃饭、穿衣保暖等,而孩子那里表现出来的要求都是情感上的。孩子的表达不符合父母的观念和预期时,父母往往对孩子作出各种不同的反映,要么生气,要么高兴和赞赏,要么不管不问。这些反映就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是,父母只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的反映,而不是针对孩子现在或以后的行为。因此,只有摆脱过去的干扰,着力于孩子眼前的事实,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父母的头脑就像一部辞典,只要看到孩子的一个动作,就可以给它做出无数种的解释来。一些问题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张冠李戴的。比如,一个孩子从较小孩子手中夺走玩具,父母可能解释为:孩子的性情粗鲁而无情。其实,这只是孩子的一个单纯动作,或许他想要这个玩具,也觉得好玩,头脑中还没有照顾较小孩子的意识。或许他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力,以表明自己“厉害”……总之,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也不要进行各种复杂性的过度分析,而应看做是一种自然和平和的反映。
一些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行为,他们气恼、痛苦,接下来就是要制止孩子了。这并不可取。在你的干预下,孩子可能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行为,但他还会以其他行为来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
孩子的行为往往源自他内心真实的需求,或许他的行为看起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唐。但如果正确理解他的想法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顺其自然,就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反映,了解他们情感需要。下面是孩子的情感需要:
1.爱;
2.自我表现;
3.安全;
4.独立自主;
5.强大;
6.自信。
如果以上的基本需求如果一直能够得到满足,就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能够充分发挥潜能,积极进取,以宽容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1.父母要正确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孩子做出令大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时,父母要从另一方面看看孩子心底的原因是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2.掌握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在生活中,父母要正确了解孩子的需要,弄清孩子做事背后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