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不仅在于它的宏大,还在于它的精细。
碳纳米管的纤维非常细,但是承重能力非常强,仅1立方厘米的碳纳米管就能承受800吨的重量,连接这台电梯需要精巧的编织技艺结构不算复杂,却要求精度非常高,用蜂巢般的网状结构来承受理论上的数万吨的拉力。
这就非常恐怖了。
现代几万吨的远洋轮也不过如此,但那已经是非常巨大的庞然大物了。
制作过程全程由机械体1号来完成,看着机械体1号那看似笨重的身体正在灵巧地把那一根根细纤维牢固地绑定在支架上,那细致的样子让我想起了绣花。
现在很少看到手工绣花了,家里有一床老被子还是奶奶手工绣的鸳鸯,在我眼里那已经是精美的绣品了,现在我想如果让机械体1号绣花的话即使江南最好的绣娘也比不上,而且看着她迅速成长的状态,要不了多久,她就能理解何为艺术,她一定能创造出堪比大师级的艺术品,我对这点深信不疑。
电梯的样子和火箭的对接舱有点像,头部有一个连接的接口,这种布局是为了方便与太空站进行对接,唯一不同的是它的正中央有两根类似电梯的缆绳,当然是这样了,不然怎么叫太空电梯呢。
电梯是用轻盈的塑料材质制成的,一次装载60-70吨货物抵达太空很轻松,建成之后,可以多个电梯组合在一起,像列车一样把成批的货物运往太空,有朝一日我们会把电梯直接连到月球去,形成月球至地球超高速快运,那个时候取之不尽的氦-3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
只不过那个理想状态只有等太空电梯的后续建设落成,眼下因为在气球上,又在试验阶段,即使运输,也不会一次性装载太多货物。
这个对接工艺还要一段时间完成,我除了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沟通,回答他们的疑问之外,就是在与妙进行交流学习,我发现她真的无所不知。
“如果你制作的艺术品比人类制作得更精巧,那还要所谓的大师干嘛?”
我对她日益增强的能力表示震撼,而妙的回答却精彩绝伦。
“如果仅看艺术品的精巧那么全世界最好的大师也不能和我比,但是人类艺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由人创造的。”
听起来好有道理,就好像流水线制造出来的车辆明明很结实耐用,手工汽车却依然能卖出天价,这就是劳动辛苦时对等比,这个词也是妙妙发明的,她认为价值在于劳动辛苦时。
劳动+辛苦+付出辛苦所消耗的时间=物品价值。
这是在人类社会公认的概念,这种概念没人提出,却潜移默化的存在于人的脑子里,这也许与人类自诩为上帝的宠儿有关,宠儿认定的价值比事物的本质还重要。
这东西很精巧。什么?机器制造的?那不值钱……
这样的对话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的常态,但说来很可笑,这些宠儿自己也分辨不出哪些东西是人类制造的,哪些是机器制造的。
人类就是这样的动物……
有的时候和她对话让我觉得升华,不过大多数时候让我受挫,原来我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啊。
每当我感觉到受挫的时候,妙妙总是轻易的把话题旁移到我感兴趣的领域中,越来越……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它了,时间一点点推移,工程进度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很快100天的倒计时只剩下45天了,我开始滋生出恐慌的感觉,一旦我觉得生命里没有她会是件很残酷的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