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
而今大唐立三世,马上就要有第四位君主了,如果朝中侍立的公卿,依然是军功为主的臣工,那这个国家,迟早步两汉的后尘。
但李显就不同了,他的资质虽然平庸,但心地善良,也没有那么强的进取之心。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只会成为守城之主,施行的政策,也相对柔和。
大唐的军队够强大了,未来几十年内不需要当心。只要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不是“何不食肉糜”那种狠辣的货色,国家一样长治久安。
“原来如此,你是这么想的?”
“孤是不知道你是想的太天真,还是老眼昏花,已经糊涂了。”
恩?刘仁轨如此精明的人,是如李贤所说,已经是老糊涂了吗?
当然是!李贤说的一点都没错。
是,他没有李贤的“阅历”,不知道武后操纵皇权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可以理解。
但他却看错了李贤,人寿百岁,世多有之,然皆身没而无闻。少立军功,声明传千秋万代,李贤要缔造万世功勋,不需要百岁之寿。
东突厥也好,吐蕃乃至西域各国也罢,年年在边境上烧杀抢掠,屠戮大唐百姓、商旅。大唐的子民不易啊,李贤每每思之,锥心刺骨。
一些臣子们骂他好大喜功,由他;骂他穷兵黩武,也由他;甚至这次起兵,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页,李贤也毫不在乎。
纵然身后留下万世骂名,也绝不允许大唐寸土遭人践踏,更不允许大唐百姓流离失所。而李显或者武后,并不能保证这两点,所以这皇位,他不能让。
“刘相,你的圣贤之书读的太多了,被书愚弄傻了。”
“霸道、王道都在帝王的一念之间。你能保证显会一直听你们的吗?天真!”
“孤提大军到此,刘相觉得这小小的泾阳,可以阻挡我的兵锋多久?”
派出去的斥候,已经与蓝田的军事学院取得了联系,在得知李贤起兵的消息后,岑长倩、郭待诏、阿史那道真各率一卫,已经进驻蓝田。
随时等候李贤的命令,侧击刘仁轨,或者直接攻击长安。刘仁轨之所以没铺开阵势,在路上伏击他,就是这个原因。
唉,叹了一口气,刘仁轨无奈道:“军中的很多将士都不想打,能打多久,老臣没把握。”
“不过,老臣答应过天后,不会投降!这樽酒后,老臣便回去等着殿下来攻城。”
刘仁轨不得不承认,李贤在军中的名声太好了,即便是他起兵造反,将士们对他仍然是同情多过攻讦。
带着这样的军队作战,要能打赢就怪了。失败是可以预见的,但刘仁轨还是绝定,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与李贤放手一搏。
“好,孤没话说了。孤会亲自坐镇指挥,向刘相请教领兵御战,征驰千里的法门。”
话不投机半句多,刘仁轨再好,再是大唐的忠臣,不为自己所用,也是枉然。这一路一直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再这试试刀,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