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四十九章:顺昌之战 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了耿训回来的报告,刘锜大喜,立刻做出了他第三个安排:

    刘锜派人取出预先准备好的大量毒药,连夜在颍河的上游以及城外的草丛中撒放,并传出军令:“虽渴死,毋饮河中水,如有违令者,当族灭其家。

    另外,刘锜又命令火头军煮了足量的解暑汤药,还蒸熟了大量的黄豆。

    当时已经是六月中旬,盛夏之时,煮解暑汤药是必须的;但大量地蒸煮黄豆又是为了什么?

    所有人都是莫名其妙,唯有等黄豆熟了之后,灌入几千支竹筒里面,分发到士兵的手中,解释用法,众人才恍然大悟。

    南宋绍兴十年六月十一日,著名的顺昌大战开始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太阳早早就挂在了半空,视野非常良好。完颜兀术对此非常满意,因为他清晰地看见了顺昌城头上的城防配备。

    完颜兀术差点笑了出声。

    这算哪门子的城池啊?不但没有那些常规的守城器械,连城墙都是矮得可怜,甚至有很多地方是用了从民房里卸下来的窗框、门板之类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勉强起到了护具的作用。

    不过这也很难去怪责刘锜,只有七天的功夫,他能做些什么呢?,就算附近有深山,到老林里去砍大木头,也没时间运回来加工成战械。

    这时候刘锜做了最后一项战前的准备工作:他把一套完好的盔甲放置在南城墙上,还让士兵不时去摸一摸它的温度。.

    金兵很早就动身出发了。

    来到颍河边一看,汉人居然真的搭建了五座浮桥,虽然桥面有些窄小,而且负重也不太足,不过南人的身材本来就有些瘦小,这些浮桥还是勉强可以使用。

    于是乎,十三万的金国精锐士兵就顺着这五座敌人免费帮忙搭建的轻便浮桥,小心翼翼地渡过颍河。准备攻城。

    要知道,天下哪里会有真正的免费午餐。

    完颜兀术贪小便宜的结果,就是让金兵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市。

    当十三万金兵靠这五座浮桥全部渡过颍河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巳时,也就是上午的十点左右。

    又花费了半个时辰来整顿阵容,在午时前一刻,金兵终于开始发动进攻了。

    十三万的金兵的同时攻城,这种场面,何其壮观!即便是钱塘江的潮水最猛的时候,也不过如此而已。

    两万人坚守孤城,有什么办法能够抵挡住金兵一浪接一浪的进攻?

    没有人看好这场守城之战,除了刘锜他自己。

    不过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人意表,顺昌城内的宋军居然顶住了金兵前几轮冲锋。把时间熬到未时,也就是金兵吃午饭的时候。

    无奈,金兵只好鸣金收兵,士兵吃饭喝水,战马吃草也喝水。

    有人曾经对这一个时辰之内的战斗做出评价:金兵最初的进攻受阻。是因为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而这些器械之所以缺乏,一来是完颜兀术受了曹成的蛊惑,二是因为刘锜送给金兵的五座浮桥缺乏承重,运输不过来。

    怪不得古人老是说:便宜莫贪呀!

    当然,金兵的受阻和顺昌城的顽强抗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之前刘锜发动了那么多的妇女家眷参与磨刀喂马,原来是要发动全民战争。

    可就是在这种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刘锜偏偏还要隐藏了实力,他把最精锐的五千名士兵始终留在第二线,说什么都不派上去。

    这算不算是西北军的传统打法,这个问题应该不用回答。

    因为人们还依稀记得,就是这一招,几年前吴玠在和尚原用了。把完颜兀术给坑惨了;之后吴磷在仙人关前又用了一次,把完颜兀术给弄得欲仙欲死;如今轮到刘锜竟然又要来一把?

    金兵们集体吃午饭的过程,就是集体服毒的过程。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金兵和他们所骑的战马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毒发的状况。城墙上众将看得真切,一个个摩拳檫掌。问刘锜何时出战。

    刘锜并不着急,只是问亲兵:“盔甲热了没?”

    亲兵很快跑回来回复道:“还不算太热。”

    刘锜摇了摇头,制止了众将的请战,继续在城头观战。

    众将琢磨了一会儿,方才明白刘锜的用意。

    在宋朝,根据《武经总要》上的记载,步人甲由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二十九公斤,而金国骑兵盔甲还要更重些。

    试想一下,在农历六月的盛夏时节,身穿三十公斤重的,而且还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盔甲,在太阳下晒上个半天时间,人会变得怎么样?

    不要说打仗,连普通的行走都变得异常的困难。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