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文臣不吭声,楚擎继续朗声开口。
“车同轨,文同书,军饷亦是如此,统一度量,统一发放,不可因军营不同,州府不同,各道不同,而有所差异,要让军伍知晓,这军饷,是朝廷发放,而非各地官府发放,更应载于昌律之中,若违反,重刑处之!”
这一次文臣的面色倒是有些变化,不过依旧没人吭声。
要说大昌朝每处军营都按照四十多年那标准发个仨瓜俩枣,也不是,正是因为发的少,反倒是让世家和一些官员有了漏洞可钻。
比如四季变换,天热了,世家代表跑军营慰问去了,送点土特产,也就是银票,冬天冷了,再去送点土特产,还是银票。
这种情况朝廷也没办法禁止,毕竟不管是给将领还是给谁,下面的军伍至少能得到点实惠,很多时候朝廷发不出粮饷,都靠这是世家或者是当地豪族给钱支撑着。
可这么做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军伍领的不是朝廷的钱,而是世家的钱,那朝廷要手撕世家,下了军令,这些军伍,是打啊,还是不打?
打吧,人家每个月给你钱花,帮着朝廷垫付粮饷。
不打吧,大家是官军,不服从军令也不是那回事。
边关三道就是这个情况,那地方死穷死穷的,很多年前一直发不齐粮饷,最早组建水师的时候,不少海船都是俞家贡献的,京中朝廷也是心里没点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的,真成了当地世家给军伍们发粮饷,加上不少世家子担任军中将领,现在朝廷想要铲除东海的世家,自然是指望不上当地各处军营了。
按照楚擎所言,一旦将这个统一发放写到昌律之中,还违反的话重刑处之,那么谁再给军营发钱,就等于是犯法,算是彻底杜绝了各地世家收买军伍的弊病了。
“我话讲完。”楚擎看向文臣,满面冷色:“谁赞成,谁反对。”
“臣有话要说!”
一个双鬓斑白的老头走了出来,满面肃穆之色。
楚擎定睛看了过去,发现没什么印象。
老四见到终于有人站出来了,沉声道:“奏。”
班中的付保卫和付永康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要上去干这老头,还好被肖轶和林骸给拉住了。
孙安大喊了一声:“天子面前,何人敢失殿仪!”
付永康不解的看向肖轶:“天子不是说揍吗?”
肖轶低声骂道:“是奏,奏事的揍!”
付保卫满面失望。
这天子也不咋地啊,话都说不明白,皇位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
王无疾也吓了一跳。
京中议政殿这么奔放吗,当殿就要打人?
楚擎呵呵一乐:“天太热,他们撸撸袖子凉快凉快,你管的着?”
王无疾有点害怕了,因为他看到楚擎身后那群勋贵,一个个不怀好意的盯着他,尤其是那两个长的和二傻子似的家伙,已经开始捏拳骨了,呲牙咧嘴的。
孙安皱眉:“礼部郎中王无疾,为何还不奏事。”
“对,奏事。”王无疾再次施了一礼:“楚统领所说之事,老臣,不敢苟同。”
班中的曹悟沉沉的叹了口气。
老夫礼部之中,怎么竟出这种愣头青?
曹悟看向楚擎,赶紧摇头,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与我无关啊,真的与我无关,这些外地佬都是户部卖了地弄上来的,与我无关!
老四看向玉冠,准备随时暴起发飙,上殿之前,他还对着铜镜练了会微表情。
“其他各道,老臣是不知晓的,可东海三道,就说这舟师…”
王无疾长叹了一声:“莫说每月二百文,哪怕是四百文,老臣亦是觉得少,舟师战事,虽不如北关多,可蓝海之上波涛汹涌,稍有不慎,便是船损人亡,老臣以为,敢于从戎舟师之辈,皆是我大昌朝响当当的好儿郎,步卒、骑卒、弓卒、舟师水卒,不可一概而论。”
说到这里,王无疾冲着楚擎施了一礼,颇带着几分准备随时英勇就义的模样:“下官以为,平日也就罢了,可若是出关,出海,若是作战,与敌贼拼命之时,就应提高粮饷。”
楚擎面色微变:“王大人的意思是,作战的时候,提高军伍待遇,平常,正常发放?”
“不错,出关也好,出海也罢,稍有不慎便会陨命,老卒倒也罢了,可新卒,毕是新卒,未经历过战事,心生胆怯,士气不足吗,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倘若可提高出战时的粮饷,再无新卒怯战。”
“我了勒个去,有道理啊!”
楚擎给老王点了个赞,满面笑容,重重施了一礼:“王大人所言有理,极为有理。”
再次看向天子,楚擎大声道:“臣附议!”
秦罡和一群将领们,也都站了出来,连说附议。
黄老四也没想到,竟然有文臣支持楚擎,而且还查缺补漏了一番。
看向退回班中的王无疾,老四轻声道:“此人,是新补上来的吗?”
孙安弯腰道:“原是陇城知州,调任京中。”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