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入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宋国和燕国的颂雁之战打了将近一年。

    一年后,燕国兵败,燕国的玉成皇后悬梁殉国。雍安帝见皇后自尽,当下就疯了,在宫中放了一把火,把所有的妃嫔子女以及宫人都关在一起刀剑相向,一时之间,原本富丽堂皇的皇城成了人间炼狱。皇子皇女和宫人四处奔跑逃命,不停的哭嚎,有些年幼的皇子和宫人甚至当场被活活踩死。

    据逃出来的宫女叙述,当时雍安帝宛如恶魔,龙袍披身,散发血面,拿着一把长剑在宫中四处游走,见人就杀,见花就砍,到了后来,神志不清,开始产生幻觉,将宫中的佛像当成了真人,对着佛像破口大骂,嚎啕大哭,最后打翻了上供的香油,在佛堂的火海中一头撞上了泥塑的佛像。

    帝后殉国,皇子帝女皆葬身火海,燕国皇室一脉最后凋零残破。

    最后是雍安帝的亲弟弟,当时的玉明亲王鹤丘出面,领着幸存的皇室亲贵以及遗臣手捧玉玺,投降宋国。这才中止了两国建国以来多年的征战。

    这件事情,史称颂雁之战,又名颂雁之盟。

    ***

    一场战争,有两个名字。

    基本上可以从这称呼中分辨出来现在的百姓到底是原本的宋人,还是之前的燕人。

    燕国的人会称这一场亡国为战役。战败而已,并非是什么狗屁盟约。

    他们的君王到最后,宁愿放了一把大火带着皇子公主以身殉国,都不愿意对敌国屈膝投降。

    所以,这份所谓的盟约,并没有在燕国人心中算数。

    而在宋国百姓中,那这就是盟约,若非没有顺平王鹤丘所出示的盟约,宋国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止步于此。不光让燕国百姓可以留居原地,就连有的官员都可以保留原职,尽可能的表现出一位明君的态度。

    已经足够了不是吗?自从宋燕两国建国开始,两国之间就从来没有一日安宁过,仿佛是两个脾气暴躁互相看不顺眼的邻居,你绊我一跤我打你一下,有的时候还会下大力气,非要把一方打的头破血流才行。

    虽然这个比喻听起来很荒唐,但是确实如此。自两国建国,宋燕就战事不断,以颂雁江为分界点,甚至会闹到每年的春天水暖时候的鸭子和鱼开战。

    中间不是没有试图和解过,甚至出过和亲的办法。但是最终,颂雁之战还是开始了。

    ***

    哦对了,颂雁之盟,并非是两国第一份合约。

    两国大大小小,签署过无数次的颂雁之盟。

    上一次,还是燕国的小公主出嫁到宋国那次。若非当时燕国人已经无力再举起刀枪,他们还会为了小公主而在此开一场战役。

    他们没有,而小公主的生死,也再也没人过问过。在燕国百姓的心中,小公主理所当然的死了,那小公主的死,理所当然要归罪给宋国。

    宋国人不懂燕国人的恨意。

    就好像燕国人也不懂为什么宋国人觉得燕国百姓就应该知道感恩一样。这些矛盾,并不是一份盟约就能够解决的。也并非是一纸盟约就能够化解的。

    对于顾悦行,这些事情皆是往事了。

    当年颂雁之盟的时候,他还是个少年,江湖风大,战场的喧嚣吹不到少年的耳朵里。

    江湖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最神奇的,就是永远如真正的大江大湖那样,永远波涛漫漫暗流涌动,又永远能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保持水面上的风平浪静。

    即便是当时两国刚刚结束一场战事不久,民间百姓尚且还在战乱的恐慌中包围,但是江湖却依然如期的召开了武林大会。

    九年前的武林大会上,顾悦行还是个跟着父母坐在看台雅席上看热闹的少年,而九年后,他却成了局中人。

    ***

    他为此感慨道:“那你师叔也算是阴差阳错的躲开了战事。既免了战事之苦,还救人一命。算是两全其美。”

    “两全其美吗?”络央喃喃道,“国破家亡万古枯,那个时候,人间如炼狱,哪来的什么两全其美?”

    顾悦行听她所言似乎另有他意,正想再询问一二,却见楼梯处有脚步咚咚响起,不多时,那个小二就上来,弯腰躬身,道:“二位客官,食盒已经装好,不知要代为送到何处?”

    顾悦行道:“不必劳烦,我们带走就是。食盒之后自当送回。”

    离开酒楼之时,顾悦行又打包了一些即便是凉了也能入口的食物,统统用荷叶包好放在了食盒中。这才慢慢的拎着食盒往住处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