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备称帝,孙权贺使成都一事,早有细作传至洛阳。
作为汉魏之外的第三家势力,东吴也是块香饽饽,其向背基本决定了蜀汉的存亡。
曹丕当然要争取一番。
“仲达,朕有意离间蜀吴,卿有何高见?”
“陛下英明,臣有一法,孙权或能拱手来降。”
“哦?是何妙计?”曹丕眼睛都亮了。
司马懿一阵阴笑说道:“臣以为,孙权使蜀,虽续盟好,然难得其利。陛下若以利诱之,言若此时投诚,可封为吴王,加九锡。”
曹丕一时半会没闹明白,问道:“封以吴王?皆似此番,正不知天下几人称王也。”对于异姓封王,历代皇帝都多少有些顾虑。
司马懿解释道:“嘿嘿,吴若来降,蜀讨其叛否?若讨之,陛下可顺势伐蜀。纵刘备定力高而能容之,蜀吴亦生嫌隙。两线作战,非蜀地可持也。及蜀亡,陛下何愁无灭吴之理乎?”
哦,假途灭虢。然曹丕还有一虑,遂道:“孙权使蜀,是向蜀也,刘备若抢先为之,却当如何?”
司马懿摇头道:“刘备称帝之名乃是继承汉统,汉得封异姓王乎?白马之誓,其能背乎?”
“孙权若不受,又当如何?”
“不受,则陛下伐之有名,击之可也。且不论其受之与否,蜀吴必生嫌隙,刘备之援未必尽力。另,可令张辽、文聘等部早做南下准备,以能出其不意。若孙权不从,即便伐之。”
好一个三管齐下!曹丕由衷感叹:老爹当年有这么猛一个谋士,怎么不高官厚禄留以内用呢?还有这司马懿啊,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不光政治斗争水平高超,军事能力也是极品啊!
但曹丕也是个城府极深的人,并没有只听司马懿一面之言,考虑再三,又令唤大将军议事。
待曹彰到后,曹丕并没有把司马懿的想法全盘托出,而是只说了诱降一事,并询问如果孙权不受时的处置方法。
曹彰近期一直密切关注着关中以及中原的情况,毕竟老爹不在了,刘备很有可能趁机北伐,直到多方探听,得知蜀汉国力不足,无力北上,长期屯垦,才算松口气。
曹丕之意再明显不过:孙权要不听话,就得揍他,揍不揍是我的事,怎么揍是你的事。
对此,曹彰表示:“皇兄之意,臣自是知晓,然臣以为用军一事,还以蜀中为重。”
曹丕这时才把司马懿的计策说出,并问曹彰是何看法。
曹彰或许是个天生的军事家,但政治水平那叫一个通透(一捅就透)。完全想不到还能这么玩,直叹司马懿手段。不过嘛,如何用兵一事,他有说法。
曹彰道:“仲达手段,臣自叹服。然东吴水师闻名天下,且其北防军常备。臣以为纵文远仲业(文聘字仲业)提前准备,亦难破长江天堑。若一时不得进,待东吴缓过劲来,僵持不下,蜀又趁虚北上,失却关中,却是得不偿失。”
看曹丕还在思索,又说道:“臣以为,欲伐吴,不可久战,宜作速决!张文远久与东吴作战,吴人惧之,可令其佯攻建业,调其大军设防。再令文仲业所部作主攻,分兵两路,直取江夏,庐江,此声东击西之计也。”
曹丕口中念叨:“江夏,庐江……江夏,庐江……”
“江夏入手,则襄阳两面受敌,后续攻蜀,亦是便利;庐江得破,则孙权江北再无重镇,难有北上之力矣。”曹彰还是想把重心放在蜀汉方面。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