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了不少人才:夏侯渊、曹真、张合、贾诩,于禁、庞德、满宠等都是难得一遇的将才乃至帅才。不仅如此,混战还打乱了既定的战略部署,频繁的人事调动也需要大把时间去稳定地方局势。
不过如果有足够威望的大牛坐镇,则另当别论。只是当年跟着曹操的那批俊杰基本上已归于黄土,还在世的也都垂垂老矣,以至现在有资历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人物少之又少。虽然以曹彰为首的新生代足够优秀,也不乏邓艾,陈泰这样的潜力股,但实践和培养都需要时间。
也就是说在新一批人才填补断层之前曹魏可能也不会发动什么大规模战役。
这是东吴发展的一个窗口期!
其实东吴军队战力不行主要就是一个原因:制度问题。
从孙策开始,军队都是由家族部曲组成,名义上总属于江东,但实际控制权都在各自将领手中。不仅导致领导者权力相对空虚,各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还会产生严重的内耗。这就需要领导者拥有强大的政治平衡能力。
而且一旦遇到硬仗恶仗,这些将领又都以保全自己的部曲为先,最后来个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这个问题早该改了,只是家族势大,利益有关,一直没什么机会。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覆巢之下无完卵。加上连续的折戟,如果现在动手,这些将领也没底气,没理由继续守着那一亩三分地。
陆逊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草拟了一份奏表,述与孙权。
要说孙权微操了这么多败仗,也给自己微操自闭了。年轻的时候猖狂无边,仗着自己力能废虎,动不动就想提着槊自己上。结果自然被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大佬们教训了一次又一次。
所以现在孙权也想明白了:自己玩平衡行,玩人心也行,就是打仗不行。这还微操个锤锤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人去办,直接躺平不香吗?
孙权只批了一句话:治人阁下不及孤,治军孤不及阁下,江东存亡,交于阁下矣。
说干就干,陆逊先是找韩当商议此事,并取得其支持。
又拉上孙权与一应参战将领逐一谈话,或打压,或拉拢,或批评,或褒奖。
最后以吴侯名义召集各大将领于武昌,宣布军制改革相关事宜。
韩当自孙坚时期就南征北战,资格最老,在江东论谁都得给面子。加上一来二去对几大家族的利益分化,最终在陆逊表率在先和韩当带头跟进下,徐盛,丁奉,全琮,朱然,朱桓,周泰等一应将领交出兵权。
自此,江东除了周泰的无难军作为近卫由周泰统领以外,其他一应交由孙权统筹安排。
自此,江东才算武运昌隆。
后人有诗赞曰:智勇江东陆伯言,定国柱石能擎天。兵家权柄何人问?周郎鲁公应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