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皇太后主动提归政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祐元年九月庚午(十五)。

    赵煦睁开眼睛便看到了满脸欢喜的坐在他面前的两宫。

    “六哥!”向太后见赵煦醒来,便开心的道:“环庆路的章楶与陕西转运使范纯粹今晨联名以急脚马递入京报捷,言已生擒贼伪驸马拽厥嵬名,斩首三百余,生得数百人,获贼战马千余!”

    “此外,知大顺城曲珍、知怀安镇种古等皆言退贼,斩俘甚多!相关详细战果,会在稍候入京!”

    说到这里,向太后就握住了赵煦的小手,看得出来非常激动。

    原因很简单。

    环庆路经略使章楶,就是这个孩子力派众意做出的安排!

    章楶在去沿边前,一直在内郡为官,从事的也都是刑狱、常平、转运等职。

    根本没有什么带兵经验。

    所以,其初拟任泾原帅的时候,就遇到了极大阻力。

    只能妥协,先任权发遣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等到环庆路经略使赵卨调任熙河,还是这个孩子,坚持任用,都堂才勉强签押了敕书。

    其后,环庆路诸多人事任免,就都是这个孩子在推动了。

    以曲珍为环庆路兵马都监,从熙河的洮州调来宿将种古,守卫怀安镇,从河东路调来折可适。

    而现在,这部署都收到了成效。

    环庆路此战,章楶节制四方,部署战略,曲珍、种古老成持重,坚守正面,不与贼丝毫机会,甚至屡有杀伤,而折可适将轻骑出车厢狭路,侧击贼军,先烧其军粮,使贼慌乱,后又埋伏贼伪驸马,生得之!

    在同时,正面的曲珍、种古,见贼慌乱,举兵追击,杀伤、俘获众多!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孩子知人善用!

    此乃明君必备的天赋!

    所以,向太后才如此高兴。

    太皇太后说道:“官家真乃天降我家之圣主!”

    她也服气了!

    用对了一个人,可以说是运气。

    但每個人都用对,这就是能耐了!

    且,这个孙子可不仅仅是在环庆路用对了人。

    河东的吕惠卿,去年朝野都是喊打喊杀。

    她和向太后也一度想要罢黜、治罪。

    但官家却替其说话,帮其撑腰,斩了张之谏。

    现在,事实证明,官家保对人了!

    即使太皇太后心里面不愿意承认,但她已明白,没有比吕惠卿更适合的河东帅了。

    这一次大战,大宋诸路都在防守。

    独河东一路,主动出击,直取贼巢,不仅没有折损丝毫,反而还带回了三千多归义的羌部。

    吕惠卿将之安排在葭芦寨、吴堡寨等地耕作。

    一下子,朝廷内外,对吕惠卿的非议就从其能力、性格、人品,无缝切换到了对其浪费、靡费财用,劳师远征而无功上面。

    这其实就是挽尊!

    这是朝堂上下对吕惠卿的打压!

    不信,河东帅但凡不是吕惠卿,随便换其他任何人,如今还不得被人吹上天?

    怕是诸葛武侯的标签都有人敢打!

    正因为河东是吕惠卿,才有这么多非议、质疑和攻击。

    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有一大堆人讨厌、畏惧和害怕吕惠卿这个新党的‘护法善神’。

    生怕他回朝!

    也是经过此事,这位太皇太后,对吕惠卿的态度悄然改观。

    没别的原因。

    纯粹是血脉天赋,悄然发动了!

    吕惠卿被满朝文武所攻击、非议,却没有一个人给他说好话,帮他辩解。

    这说明什么?

    他没有朋友,全是敌人!

    这样的人,在大宋属于皇室眼中最好用的人。

    赵官家们,最喜欢用的就是这样的大臣。

    有能力,没朋友,满朝皆敌。

    这就是最好的棋子!

    大小相制,异论相搅的最佳人选!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就深深的看了一眼,如今已经渐渐从稚气走向成熟的孙子。

    这皇帝孙子,用人确实强。

    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怎知道,吕惠卿是新党里的异类?

    当然了,在这位太皇太后眼中,这个皇帝孙子用人用的最妙的还是熙河方面。

    虽然说,熙河方面迄今依然在上报,与贼对峙与定西。

    可,熙河无论是文武官员,还是安插的走马承受,都是信心满满上报朝堂的文字里,充满着自信与乐观。

    他们不仅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证据就是,熙河方面,不仅仅在定西城方向,堵住了西贼国相梁乙逋倾国而来的猛攻。

    他们甚至还有余力,派兵去廓州援助溪巴温,遣军去邈川支援温溪心!

    并在这两个方向,也都顶住了吐蕃与西贼的攻势!

    这说明什么?

    说明熙河准备充足,也说明熙河的文武将帅们,有足够的信心!

    而这一战后,只要不出岔子。

    熙河论功行赏,她的宝贝侄子高公纪,必将立下大功,高家将再出大将!

    光宗耀祖之余,更将给她狠狠长脸。

    想起去年高公纪、向宗回被官家亲除熙河差遣时。

    这朝野内外的风言风语。

    特别是司马光曾经说过的那些!

    太皇太后就格外开心,也深感颜面有光。

    唯一可惜的就是司马光已死!

    这就让太皇太后多少有些遗憾。

    心里面想着这些事情,就听赵煦道:“都是太母、母后保佑拥护之功!”

    太皇太后的心情顿时就更美丽了。

    此时,她也终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就拉着赵煦的小手说道:“老身和太后,不过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军国社稷……”

    “如今,垂帘听政,也只是因为官家还未成年。”

    “待官家成年,老身和太后都是要退居这后庭,归政于官家的。”

    赵煦正要说话,她握着赵煦的手,继续道:“官家也不必将功劳都给老身和太后。”

    “官家是孝子,也是贤孙,孝顺老身,奉养太后,这都是好的。”

    “但是,该是官家的文治武功,老身和太后也绝不敢据为己有!”

    “此战后,老身和太后都会晓瑜群臣,布告天下,将诸路文武大臣任用,皆官家亲除之,相关部署皆官家圣意的事情,与天下明言!”

    这既是她想开了,认清楚了现实——人家母子连心朝臣、武臣、外戚们也都早就只认这个孙子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