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南下,打了一年的仗,双方死伤无数,这更是让玄慈等人心中愈加愧疚,对于写信的慕容博,玄慈更是有很大怨气。
可是等他们回归中原,没多久就传来,慕容博因愧疚而病亡。都说是死者为大,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若是让玄慈得知慕容博可能未死,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肯定会派少林高僧亲自到姑苏调查,而慕容博要是真的没死,从此中原再无慕容氏容身之处。
“唉,慕容博在暗中,防不胜防,你如今未成绝顶之境,如何抵挡得了他,若是他对你出手,你如何是他对手。”李青萝露出忧虑之色。
虽说是被强要了,不过这段时间,她也慢慢接受了,考虑也会站在魏闲角度考虑。
作为无崖子和李秋水的女儿,李青萝自然知晓绝顶高手的可怕。
“放心吧,就是慕容博亲来,也奈何不了我!”魏闲淡笑道。
毕竟他不是寻常超一流高手,他的境界同样是绝顶之境,一分力量可以在他手中发出十分的力量,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轻易重创了邓百川这一位超一流高手。
绝顶之境,最重要的不是先天真气的多少,而是境界的高深,使得对自己身体有着极强的掌控,普普通通的招式往往能够在绝顶高手手中发挥莫大的威力,有着化腐朽为神奇之力。
所以说,魏闲并不忌惮慕容博,双方境界都是绝顶之境,甚至魏闲的武学境界还有可能在慕容博之上,双方厮杀他又不一定败,而且哪怕暂时不是慕容博对手,慕容博也杀不了他。
既然这般,魏闲又有何可怕呢。
“对了,可有侍女知晓燕子坞所在,据说燕子坞有还施水阁,藏有不少武学,不去看看倒是可惜了。”魏闲心中一动,问道。
“你知晓还施水阁?”李青萝颇为诧异地问道。
要知道不管是琅嬛玉洞还是还施水阁,都是藏着众多武学的地方,这等地方都生怕被人知道,引来江湖人士的窥觑。所以往往知道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人。
魏闲知道琅嬛玉洞,还可以理解,毕竟魏闲去了无量山琅嬛福地,那里留有线索,依照线索寻来就是。
可是现在魏闲竟然还知道燕子坞的还施水阁,这可是让李青萝大感意外。
“自然!”魏闲理所当然地说道:“你这里的侍女可有人知晓燕子坞所在?”
李青萝让人叫来了一个麽麽,让她带着魏闲前往燕子坞,那麽麽划着船,行驶了大半个小时,方才看到一座岛屿,这岛屿正是燕子坞。
魏闲暗自赞叹不已,这慕容氏的先祖还真是会找地方,盘踞这座岛屿,位于太湖之中,太湖那么大,要是不知道位置,怎么找估计也找不到。
可惜又觉得颇为不智,宋军可是有水师,要是知晓慕容氏要造反,直接将水师开入太湖之中,轻易就可以将这燕子坞给荡平了。
选择这燕子坞,还不如盘踞黄山之类的险峻山川为宜,如此一来哪怕是要造反,官军也奈何不得。
让麽麽在隐蔽之处等自己,魏闲就上了燕子坞。
以迷魂大法控制了燕子坞中的人,很快就到了参合山庄,这参合山庄倒是没有曼陀山庄种了那么多茶花,但是面积也着实不小。大半个小时之后,方才到了还施水阁外围,但见一个湖中心,一块平坦的石山上搭建着一个阁楼,周围并无任何路径,仅有暗中一小船。
将那被他迷魂之人打晕,魏闲找到藏在暗处的小船,推入水中,划向还施水阁。
船桨悠悠,刚一接触水面,水底便忽然聚集起密密麻麻一大片拳头大的小鱼。鱼嘴朝上,里面满是狰狞的牙齿。四下游动,还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咬合声,显得异常凶狠。
魏闲倒是没有想到,这湖之中竟然放了这么多食人鱼,靠着这些食人鱼,若是有人不知晓,入湖游泳前往还施水阁,那估计会死连最黑暗都不剩。
这慕容氏的先祖,还真是阴险得很。
双臂连挥,奋力划着小船,不一会儿就到达湖中心处造在巨石山上的水阁。
这阁楼古朴精制的很,也不知什么时候建造成的。魏闲上得岸去,并把小船提到岸边,害怕被食人鱼啃没了。走到阁楼门口,却没有擅自推门进去,而是显得相当的小心,免得这还施水阁有什么厉害的机关秘术。
魏闲想了想,从怀中取出几十枚铜錢,推开門,随后将几十枚铜钱往里面打去,铜钱乱打,或是地上,或是天花板,或是墙壁。
只见各种箭矢、弓弩和暗器不断飞出,显然这还施水阁里面布满了机關。
等到里面安静了之后,魏闲方才步入其中,轻轻一笑,想来慕容氏先祖绝不会想到,有人会以此方法破了还施水阁的机关。
查找一番,这还施水阁第一层却是没有任何书籍,全部都是机关,魏闲小心翼翼地往二楼而去,时不时以铜钱探路,破去那些潜藏的机关。到了二楼之上,里面一排排的列满木质书架,。只见上面贴满了签条,像什么“昆仑派”、“少林派”、“青城派”、“山东蓬莱派”、“一字慧剑门”等等,每一个签条下都摆着相对应的武林秘籍。
琅嬛玉洞有的,这里也有的,魏闲都懒得拿。而只有琅嬛玉洞没有的,这里有的,魏闲才会去拿。总的魏闲也就拿了十几本武学秘籍。
搜罗完之后,魏闲也没有离去,因为这二楼中的书籍虽多,但卻没有慕容氏的家传绝学——“斗转星移”、“参合指”、“龙城剑法”!
魏闲仔细寻找,终于让他发现了一道暗门,打开暗门,魏闲不断以铜钱问路,那里面是一条隧道,漆黑得很。
到了隧道的尽头,同向一个漆黑的房间。前后左右都不过一丈,人在里面会觉得十分压抑。在一面墙上,挂着一幅中年男子画像。画像下一个石桌,没有摆放香炉,反而摆着一枚大印,想来是燕国的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