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飞奴传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间倒拨回糜威报信的那晚,接信的拄拐老兵把皱巴巴的纸条递给屋内的一名年轻人道:“快,十万火急,马上飞报镇东将军!”

    年轻人接过纸条,从旁边的柜子里取出一本册子,一面对照纸条上的字,一面翻阅小册子,并不时用笔在另一张白纸上写着什么。

    密码,中国自古有之,最为后世人所熟知的就是虎符,这也是三国时的最常用的加密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军事密码进一步发展,北宋时期成书的《武经总要》就记载过早期的密码本,北宋军队把战场上最常见的战斗情况编成四十个序号,比如一就是请弓,二就是请箭,三就是请刀,四就是请甲……

    明朝名将戚继光更是发明了声韵加密法,也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比如赵字,他的加密代码就可以是周朝,即取周字的声母“zh”,加上朝字的韵母“ao”,就可以拼读出赵字。

    赵骥当然不会让自己的通讯加密方式停留在这种简易的阶段,他选择了使用摩斯密码来对通讯内容进行加密,这种加密方式不难学会,只需教会发、接报人员学会拼音就行,而三国时期的敌对方即便截获这样的密信也绝对无法破解。

    加密完成后,年轻人把密信卷起来塞进一个小竹筒,然后转到后院打开一个笼子,取出一只鸟来。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只信鸽。

    信鸽起源于我国,古称“飞奴”,汉高祖刘邦时就已经开始用作军事通讯,但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一直到宋朝时,信鸽才成为一种常见惯用的通讯方式,三国时期还是相当鲜见的。

    早在南征结束返回成都时,赵骥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采用信鸽送信的通讯网,但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所以只能砸钱请有经验的人来摸索,直到河东战役以后才真正建立起可堪实用的飞鸽通讯网。

    通讯问题是制约古代军队战略战术实施的关键技术瓶颈,后世的德胜爷爷曾经两次批注《隆中对》,其中一次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第一次批注时,德胜爷爷对《隆中对》“东联孙吴,北抗曹操”的战略决策进行了肯定,在他看来,政治的本质就是区分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是可以争取的中间力量,蜀汉政权丢失荆州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用德胜爷爷的原话说就是“孙刘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当时蜀汉政权的最高层,不论刘备还是关羽,都存在藐视吴军战斗力的问题,过于自信可以使用武力来压服孙权对荆州的诉求,政治和外交手腕严重缺乏灵活性,如果不是曹操这时候攻打汉中的话,孙刘之间当时就会爆发一场大战。

    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向刘备索取荆州,刘备的反应居然不是谈判,不是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