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八六章 假如你有五百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平价售粮,倒还没听说过粮食不够之说;而且朱世庸也下了告示,说官仓粮食充足,庐州今年粮食不会缺,所以人心倒也稳定。

    苏锦点头道:也算是件好事,只要不闹饥荒就好,就怕和扬州一样,到头来百姓受苦。

    赵大掌柜道:老朽总觉得商会忽然这么乖觉定有原因,哪有狗不吃屎的道理?大东家你以为呢?

    粮铺胡掌柜道:这还不简单?公子爷当了粮务专使,扬州的事摆平之后,摆明要来庐州动他们手,他们这叫未雨绸缪,让大东家没办法去找他们的把柄。

    苏锦点头道:胡掌柜说的有道理,不过我岂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他们果真因为害怕而将粮食售与官仓倒也罢了,也算是我间接的将粮务之事办妥了,若其中有猫腻,我岂会饶了他们;此事以后再说,离新年只有六日了,我也没闲心去找他们麻烦,年后我便拜会朱世庸,我这个粮务专使回到庐州,他这个知府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众人见苏锦说话的语气都和以前不同了,言语中已经对朱世庸无丝毫的惧怕之意,看来大东家这个官比知府还大,半年就混了这么个大官来当,大东家这份本事倒是无人能及。

    众人喝了一轮茶,苏锦道:各位,苏记既然已经渐渐有中兴之兆,我也很是高兴,苏记家业传到我手中,总算没有被我败坏,我已经着手思考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众人精神一振,大东家早就说过要将苏记的产业开遍全大宋,看来他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无时无刻不在打着这样的主意。

    苏锦扫视了正侧耳倾听的众人一眼,慢慢道:这次出门半年,我见识了很多的大场面,这才知道自己乃是井底之蛙,我苏记在庐州也算是大商大贾了,可是跟其他地方的商贾一比,简直什么都不是,说实话,这对我的打击很大。

    张老掌柜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苏锦所说的乃是实情,苏记产业连本带利不过二三十万贯,如何能跟外边相比,汴梁城、应天府、大名府、苏州府等各大州府中,巨商豪贾多如牛毛,随便一家也比庐州的商贾们家产大的多。

    大东家也不必如此,谁不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据老朽所知,那些大商贾们很多也曾经是从一片店面惨淡经营而起,谁也不是生来就是做大生意的。

    苏锦笑道:我倒不是自惭形秽,我也知道涓涓细流汇集成海的道理,我这么说只不过是想说明一件事,拘于庐州一隅,不是我的目标,我想将生意做出庐州城,到汴梁、到苏州等等州府去开设苏记产业,对于苏记来说,发展光大它乃是我的责任;对于我苏记的大小掌柜伙计们来说,也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将来我苏记成为大宋第一商贾之时,现在苏记的这帮老人都会成为中坚力量,也会获得更多回报。

    众人愁眉苦脸的看着苏锦,均想:大东家这是好大喜功啊,到汴梁做生意?本钱呢?苏记好容易才有了起色,一年下来毛利不超两万贯,哪有资本去汴梁这样的大州府去做生意?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苏锦似乎看出大家的心思,微笑道:各位帮我想想主意,如果我们手头现在有五百万贯闲钱的话,我们该往拿个行当发展才能快速成为大商贾?

    花厅中一片抽气之声,苏锦能拿出来五十万贯便足以让大家惊讶不已了,更何况他说的是五百万贯,大家一致认为是自己听错了,要不就是苏锦说错了,都没有接口说话。

    苏锦笑道:怎么?有本钱倒想不出做生意的门路了?

    赵大掌柜道:大东家,五十万贯苏记拿不出来啊,想他作甚?

    苏锦摆手道:你听错了,是五百万贯,而且你们且不要管我能不能拿的出来,只要有好的门路,我立刻便能拿的出来。

    众人这回算是听清楚了,所有人的眼珠子满地乱滚,赶紧手忙脚乱的抓起来塞进眼眶,全部带着半呆滞的表情问道:五……五百……万?大东家您没说笑吧。

    苏锦肃容道:这是在商议大事,哪有心情说笑?

    众人就像溺水之人,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来,呼吸都带着颤音,脑子里懵懵懂懂的想:我的娘啊,五百万贯,这可怎么花啊?

    最新全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