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古代女人的认识,一般都来自于小说,我们对于妲己的认识就来自于那《封神榜》的小说,妲己给我们后人的形象,就是一个蛇蝎心肠的坏女人,包括那纣王也是一个残暴的暴君。
其实,我们都缺乏考证,我们都有误解纣王与妲己的地方,纣王也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残暴,那位妲己的妃子也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一个蛇蝎女人。
其实,连高峰自己也一直认为纣王是一个暴君,那妲己是一个狐狸精的坏女人,突然想到这任遥姑娘像妲己这样的美貌,他就想起前几天搜到一篇微博,就是详细地解说了这两个人的真实情况,而妲己也非历史上最坏的女人。
高峰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妲己的真实情况,他就当着大家的面,把这篇微博像说评书一样说给大家听,他已经讲到纣王的真实情况了,他接着往下说。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晋语》:“妲己有宠,於是乎与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先识》:“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浓厚,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
那么,不禁要扪心自问:那些关于妲己近乎变态的行为,虽是后世杜撰,可我们为什么一直津津乐道,而且好像还很乐意把这些脏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
这不得从纣王本人谈起。《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自然是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大丈夫了。
只可惜,也正因为具备这些过人的才能,所以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有着“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坏毛病,“以为皆出己之下”。
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
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势力也非常强大。
纣王33年,周武王根据商奸,也就是纣王的亲哥哥微子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袭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
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尚书》上的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对于纣王的死,孔子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评价:“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后汉书》卷七十《郑(太)孔(融)荀(彧)列传第六十》: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
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妃嫔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己是亡国的祸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妲己之所以留下如此恶名,是因为周人怀恨纣王而宣传的。
理由是:据现有的甲骨文献中,未有记载妲己恶行的篇章,只有纣王恶行的记录。所以妲己只是纣王晚年的伴侣,并无任何恶行。
古代的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罢了。成功了,享受荣华富贵,失败了,不但要搭上性命,甚至还要背负许多历史的骂名,因此,妲己充其量也就是男人附属品而已。
高峰一时兴起,给大家讲了这篇微博,也加入了一些感情,他自认为是在说评书,期间还模仿了单天方与田连源的口音,为了使其生动一点。
高峰长篇大论说完以后,他环视着众人问道:“各位,本帅哥这段评书怎么样,是不是精彩绝伦啊,是不是比那单老师与田老师还生动啊?”
高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