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8.048(一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这样的对比之中,他的好态度是何意思不言而喻。

    可长孙无忌真的会同意这个建立洛阳为东都的决定吗

    当武媚娘目送李治离开此地,倚靠着门框微微出神的时候,便这样想到。

    长安的地位一旦因为洛阳为东都受到影响,长孙无忌这些贞观老臣的地位势必随之大减。

    李治已经往他们身上砍过一刀了,现在却像是要将根都给掘了。

    这他们也能忍

    武媚娘想到这里,目光中闪过了一抹玩味。

    但陛下和长孙无忌的矛盾重新激化固然可惜,却对她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她在跟阿菟的对答里一条条推出了科举能改良的地方,可科举毕竟是陛下选拔人才、擢拔官员的要害渠道,若是她当真莽撞地将自己的手给伸到了此事上头,会有何种结果,简直不言而喻。

    可若是让她只将自己想出的那些举措就此压在心中、闭口不谈,又是一种何其煎熬的折磨。

    她也自女儿的鼓励中,极其大胆地生出了一种“我能做出更多改变”的野心。这份目前还不为外人所道的心思,随着这几个月间的发酵,在夏日的热浪之中,终于被推向走出的第一步。

    她有两个选择。

    一个便是通过向李治的谏言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一步步博取陛下的信任,直到能将她完善出的科举谏言给名正言顺地提出来。

    另一个就是去接触有潜力有能力的官员,经由他们的手将这份建议呈递到陛下的面前。

    但事实上这两个选择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别看朝堂之上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支持她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可这两人揣度的从来都是天子意图。

    跳出长安这片天地,才能有让她挖掘人才的机会。

    所以她最终选择,以建议迁都洛阳切入

    这是她反复斟酌之后,选择的一条最有利于她发挥的建议。

    这其中既有突破限制的大胆,也依然切中在李治的利益要害。

    哪怕方才的这出谏言无人旁观,但武媚娘自己便是自己的观众,也审视着自己的表现,让她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她果然长进了不少啊。

    带着这份满足感,她收回了目光,朝着外头的宫人问道“方才陛下在此的时候我好像听到外头有动静,什么情况”

    当即有人上前两步汇报,“是安定公主过来了,听说您和陛下摒退了随侍宫人,可能不希望有人打扰,就先自己离开了。走之前让我们给您传一句话。她说她去送别薛将军,要见识见识将军出征的风采。”

    武媚娘扶额,“她怎么什么都要掺和一脚。”

    但想到女儿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真让人心中宽慰,她这日渐扩张起来的关系网,也难保不会在哪一日就派上用场,她又觉得这也不算什么事情。

    何况,小孩子总该有些大人没有的“特权”。

    薛仁贵啊

    自永徽五年伴驾万年宫,薛仁贵以随驾将领的身份屡次在陛下面前冒头,却一直只是个北军统领,时至今日才得到了准允其出战的机会。

    李治也没有违背自己对薛仁贵给出的承诺,确实将他派遣去了对他来说熟悉的地方。

    不是别处,正是高丽。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高丽,虽达成了驻跸山之战的大胜,但终究还是因军粮运送不及,被迫自安市城下退回。

    后又因唐太宗病故,李治暂时停止了对高丽的征讨。

    直到永徽六年,才令留守辽东的老将程名振支援新罗,反击高丽和百济联军攻取新罗的军事行动。

    到了今年,大抵是觉得唐军已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西域之战的收尾上,根本无暇顾及他们这一头,没被唐军彻底打痛的高丽又有在边地蠢蠢欲动的架势。

    李治才不惯着这群人。

    他现在人在洛阳,不愁粮食,今年又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拿出点精力来打一顿邻居还是能做到的。

    他当即下令,让薛仁贵担任程名振的副将,随同他一并征讨高丽。

    薛仁贵当年能在太宗亲征高丽的战场上大展威风,如今也自然该当再为大唐立一战功。

    不过因他此次出征并不是将兵马自洛阳带出,而是前往辽东走马上任,又只还是个副将,李治也只是在将委任诏书交给他的时候,特意对他又叮嘱了两句。

    无外乎就是他远离战场多年,千万不要上去就一味莽进。

    与程名振这个顶头上司也得相处好关系,别出现什么战事上的分歧,影响作战结果。

    想来薛仁贵能在万年宫中同样劝阻他贸然应战大食,心性上是早已打磨成熟的,这几句话也只是为了显示他对薛仁贵的重视而已。

    哪怕没有什么天子送别,厚礼以待,即将重回战场的薛仁贵依然感到好一阵热血沸腾。

    有天子如此,他怎能不打出一场耀眼的战绩,以回报陛下对他的知遇之恩

    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当他行将自洛阳城外动身的时候,居然迎来了一个意外来客。

    他朝着之前的副将阿史那道真看去,见这大大咧咧的家伙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他连忙朝着自马车中走下来的小身影行了个礼,“安定公主怎么来这里了”

    李清月朝着薛仁贵起行的队伍看去,见他行装简朴,只带着从屯营中选拔出来的几位亲卫,但行将真正参与战事的快意,依然能显示在这队列之中。

    真是好一番壮志凌云的风采。

    她开口答道“此前多谢薛将军帮忙,才让我得到了两位好帮手。”

    她伸手指了指后头跟着的阿史那卓云和唐璿,接着说道“我认识的人不多,薛将军算一个。听闻你要上战场去,我总得来送一送。”

    这或许不是个能到为人送别地步的理由,却让人无端因这样的一句话而觉很是暖心。

    想到小公主彼时选人对于“百骑”的尊重,薛仁贵方才有一瞬因她到来的茫然,也暂时被他忽略了过去。

    他更是清清楚楚地看到,在小公主的眼中,除了真切的送别亲厚之意,还有着对他们这一行人策马将行的羡慕。

    果然随即就听她说道“薛将军即将远赴边地保家卫国,真是好生令人羡慕,可恨我年纪尚小,只能以水酒一杯,恭祝将军得胜了”

    她话音刚落,便有人自马车之中取来了酒坛酒杯,让她得以如她话中所说的那样,举杯以庆将士远行。

    明明还只是这样年幼的一个孩子,做起这样的举动合该有些滑稽,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薛仁贵在驻扎玄武门时,从屯营将士那里听到了不少从他们长辈处传下来的传闻,说的便是那位以军功之礼下葬的平阳昭公主,他竟并未觉得这其中有何不妥,而是伸手将那酒杯给接了过去。

    他回话之中所说,也不是什么多谢公主前来送别,而是鬼使神差一般地说道“公主不必羡慕此事,说不定将来您也有这样的行军出征机会”

    他像是忽然意识到这话说得不妥,想要将此句撤回。

    却见公主已将她以水代酒的一整杯都给喝了下去,“那我就承蒙薛将军吉言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