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9.069(二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凉意。

    大理寺卿元诏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今日在大理寺中查办案件、修订律法的时间耽搁得久了一些,让他差点没能及时赶上宵禁的信号回返家中。

    最后一道鼓声落下前,他总算是进了家门,稍稍松了一口气。

    可还没等他拿出身在家中的自在闲适,他就瞧见自家的门房急匆匆地朝着他跑了过来,“郎君,您有客人登门。”

    他说话之间已到了元诏的面前,又小声补充“似乎是个恶客。”

    这个恶客的评价出自元诏的夫人之口。

    但或许就算没有这句评价,元诏也绝不可能觉得那是友人登门。

    无人前来大理寺向他通报客人到来,也就意味着此人前来此地的时间不久,寻常的好友往来不会选择这个时间。

    更何况元诏根本没几个好友。

    承蒙陛下看中他一身孤胆,加之他律法造诣不低,先是让他协助修编唐律,后让他担任了大理寺卿的官职。

    因这个官位特殊,甚至能对中央官员进行审讯,他也早就主动断了社交。

    为何会有人找上门来

    在他疾步踏入会客厅的那一刻,他更是当即变了脸色,“怎么是你”

    不怪元诏如此惊讶,只因出现在此地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义府

    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了对方的面前,厉声质问“陛下勒令你禁足闭门,你何敢贸然出来”

    还不是出现在别的地方,是出现在他这位大理寺卿的家中。

    听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在院落之外隐约传来了里坊大门彻底关闭的声音,昭示着元诏哪怕明知李义府不能在这里,也必须先留他在此地过个夜。

    然而面对着元诏的怒意,李义府只是拍了拍他指过来的手,施施然起身,义正词严地说道“当然是因为有要事寻你,否则我可不愿意和你打交道。”

    李义府都要恨死元诏了,怎么会乐意跟他往来。

    要不是元诏这个大理寺卿做事无比较真,非要查阅清楚过往卷宗,根本不会有李义府被状告的那回事。

    偏偏元诏只是汇报了“卷宗有被人篡改痕迹”这件事,根本没有真正被牵扯进李义府的案子中。

    可李义府又很清楚,元诏他是非找不可

    他固然要指控长孙无忌谋反,还问了李洋能在长安城中调动多少人手,也不能干出触犯律令,直接突围而出上门拿人的行动。

    否则到时候不是他将长孙无忌抓获,而是太尉府中的护卫直接将他给扎成筛子了

    他一番分析之下便清楚,能有资格在如今的长安城中上门抓人的,只有大理寺卿

    谁让九寺五监和三省六部之间互不隶属,而大理寺正是大唐的最高审判部门。

    元诏皱了皱眉头,“你到底有何事”

    以他看来,有一件事上李义府所说的应该不是假话。

    李义府未得到陛下的准允就自己取消了禁足,拜访的还是元诏这个看不起他作风的人,必定是有所凭恃,而非胡作非为。

    他倒要听听看,李义府能说出什么话来。

    “我要状告两个人,不,三个人”

    李义府忽然站起身来,说话间竟有几分咄咄逼人之势,一改这三个月中他被禁足后的偃旗息鼓。

    不必元诏发问,李义府已接着说道“状告前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与刑部尚书长孙祥结成朋党,图谋造反”

    元诏脸色一震。

    就算他已做好了李义府所说之事必定非同寻常的准备,也怎么都没想到,从他这里说出的会是这样一句话。

    图谋造反这种事情,哪里是可以随便说的

    更何况,被他提到的三人也都不是等闲身份。

    韦季方乃是废太子李忠的下属,在李忠被贬谪梁州后,此人并未随同李忠一并外派,而是继续留居京城中,协助修编国史。

    监察御史之名不必多说。

    分量最重的便是长孙祥了,他不止是三省六部之中的刑部尚书,还是太尉长孙无忌的族侄,与对方关系密切。

    也正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让元诏陡然意识到,这其实有可能是李义府趁机针对政敌的举动。

    元诏当即一声怒喝“你可知道栽赃朝廷命官是何下场”

    他本就生得相貌威严,因长期执法还多几分煞气,若是等闲之人听得这样的喝问,只怕早要在惊吓之中心神失守,将实话给吐露出来。

    可李义府在筹备此事的数日之间早已做了无数次演练准备,又怎么会在此时怯场。

    他如今所面临的更是个不破不立的局面,唯有向死而生一个出路。

    元诏便只见李义府又往前了一步,“我当然知道。我现在的罪责至多就是流放,若是加上了栽赃谋逆,便可以直接被问罪处斩了。我但凡不是活腻了,便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

    “我反倒是担心,你这位大理寺卿到底敢不敢在我汇报了此事后,尽快前去搜捕罪证。”

    “留守长安的官员中以长孙太尉的官职最高,地位最是特殊,你元诏的这个元虽是自北魏拓跋氏传下来的这个元,却也没这个资格和姓氏录第二等的长孙氏抗衡”

    李义府眉眼坦荡,仿佛真有几分检举不法的大义凛然,“若你要先问我不请自来,擅自离府的罪名,那我反正横竖都是死,倒不如撞死在你这里,也给你找点别的麻烦”

    元诏差点被他这一出给整懵了。

    他有好一瞬没回过神来,直到听到了院中的一声夜间蝉鸣,惊回了他的思绪。

    “陛下不在长安,大理寺贸然行动”

    “谋逆之罪,难道还有拖延到十天半个月后再来查的道理”李义府声色俱厉,打断了他的话。

    “若不能查出谋逆的确凿证据,一应罪责由我来担就是”

    “我只想请您若还顾及大唐安定,觉得陛下才是该当坐在天子位置上的人,那就尽快连夜拿人。”

    “同时,由您和我一并前去拜谒英国公和尉迟将军,由他二人出面主持大局,将长孙太尉暂时看守在宅邸之中,以防他和长孙祥之间有所瓜葛,直到陛下还京为止”

    他这一番连珠炮说出的话,看似全部是在他激于义愤之下所说,可听在元诏耳中,却是稍稍打消了几分他的顾虑。

    将尉迟敬德请出来就不必了,听闻这两个月间这位老将军已经是卧病在床的状态。

    倒是英国公还尚在精神矍铄之时,又是人人所知的李唐忠臣,若能出来主持大局,无疑要比他擅做决断更好。

    而李义府所说的有一句话也没错。

    揭穿谋逆大案这种事情哪里是能够等几天来办的,倘若李义府所说不假,稍有犹豫,只怕就要出大乱子。

    他现在只是先将人控制住搜索物证,还能担得起这个责任,若真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那就真的完了

    只要能稳住局面到陛下返京,便足够了。

    元诏心中的天人交战只持续了片刻工夫,李义府就听到了一句对他而言有若天籁的话,“我即刻拿人,无论有无搜捕成果,我都会向陛下传讯,如实告知今日之事。”

    李义府最不怕的就是这个“告知陛下”了。

    毕竟那“旧臣谋逆”的定论还是出自陛下之口。

    他相信,当陛下到来的那一刻,长孙祥的罪名也就可以波及到长孙无忌身上了。

    他理直气壮地应道“请大理寺执法。”

    元诏随手拿过了桌上的杯子,将里面的冷水一饮而下,像是能通过这等法子镇住他此刻的烦闷之气,也能纾解一番夏日燥热。

    下一刻他便掉头出门。

    大理寺办差的必要时候,可以无视宵禁行动,他自然有办法在坊门关闭后将其重新打开。

    一个时辰之后,倘若有人能自长安上空看下去的话,便会看到,在本应当已经归于黢黑的街道之上,赫然有一队队人正在行动。

    这些人身着何种官服,是何种长相,都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看清。

    只能看到在他们手上举起的火把,移动着连缀成了一条条火龙,朝着他们得到指令该去的四户人家的方向而去。

    夜半打更的老者惊惧地往墙根下缩了缩,避让开了其中一列队伍。

    也不知道是因为夏夜晚风的吹动,还是因为他们的跑动,那火把之上的火苗被吹得有些歪斜,却忽而被助燃的火油激得窜出更高。

    火光像是要窜进人的眼睛里。

    那老者一松手,铜锣当啷一声砸在了地上。

    一簇同样明丽的火光则在远隔数百里的洛阳亮起,映得人在夜间也了无睡意。

    棋盘上纵横交错的棋路都被蜡烛映照得清清楚楚。

    李治抬眸便对上了一张神采斐然的脸。

    在这张脸上有着胜利前夜也未曾改变的沉稳,有着一份令人无法尽数读懂的神秘,还有

    虽说是睡前的最后一局棋,但她好像还依然很有胜负欲啊。

    窗外夏风将蜡烛的火苗又吹乱了一瞬,在热浪中吹来了几分不知从何处裹挟来的潮气,像是将有夏日骤雨的征兆。

    武媚娘却并未在意于这将至的风雨,只是从容伸手,朝着棋盘上示意道

    “陛下,到您执棋了。”,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