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山:“……”
原其骁笑着咳一声:“别冤枉我,我是想让他去的,他自己不愿意。”
但是这个戚扬的路数怎么看都更适合跟着冯杉吧?林玦有些不解问:“我看他长一副聪明相,怎么不愿意跟冯馆长呢?冯馆长那儿说是主教棍法,但是我看他为人可是一言不合什么规矩都不理的。”
这话还真是符合冯杉性格。
原其骁和俞山齐齐失笑,俞山道:“因为戚扬是我们骁哥从乞丐街上拎回来的啊,天天想着怎么把我们骁哥当老父亲孝顺呢,哪舍得走。”
这些人怎么不是从地下拳市捞人就是去乞丐街捡人?林玦忍不住吐槽:“所以你们三十二武馆还兼职孤儿院?流浪儿童收容所?”当年她跟那谁好歹也是乞丐街常住居民,怎么就没人来收容他们呢?妈哒!
俞山却比她还要惊奇:“看你跟聂争一副要横扫三十二馆的架势,都没事先了解一下三十二武馆的历史?”
她了解了呀,只是了解的部分仅限于她认定的有用信息。林玦轻哼一声,道貌岸然道:“我们更看重现在和未来。”
俞山朝天翻个大白眼:“那我跟你没啥好说的。”
林玦忍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耸了耸他肩膀:“你说说看么。”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闻。
几十年前的崇明不像今天这样是全国排第一的武术大城,能发展起来,是当时满城连饭都吃不起、却还被外来者入侵抢掠的市民主动举起了武器,最初成立一些小团体,团员大部分都是没家没钱没亲属的三无人员,后来等到生活安定下来,各团的三无团员们一合计,觉得舞刀弄枪这行当也挺有意思,能打趴对手,强身健体,还能街头卖艺。
到那个时候崇明的武馆全市也就那么小猫两三只,是从那以后,一则练武的人多了起来,二则练武的人终究也得挣钱吃饭,于是武馆这行当也就逐渐多了起来。要说最初真就有那么多人喜欢武术,那倒也没有,只是是人就难免有点哪里热闹往哪凑的从众心理,起先三五个人对这感兴趣,闹腾闹腾隔上几天,这三五个莫名就发展成三五十个了;前头一两家新武馆开张了,周围人一看,诶,还挺热闹挺赚钱,一两家发展发展,也就变成一二十家。
往后几十年,武术慢慢也就发展成为崇明市的半壁江山,而在起初那个特殊时期开设武馆的那一批人总归还是不忘本的,于是哪怕到了现在,各家武馆也还是比其他任何地方都乐于接受三无人员,尤其就像当初林玦跑去乞丐街找未来巨星一样,各行各业竞争都越来越大的现在,那些较少被大众关注的群体,反倒成了各家发掘人才的宝地。而各家武馆之中也确实存在着“交换人才”这种不成文规矩,毕竟有些人比如聂争冯杉戚扬,天生练什么会什么,会什么精什么;还有一些人哪怕根骨上佳资质好,却也可能就只适合练某一种功夫。弟子们中有一些欢欢喜喜也就奔着更光明的前景去了,还有一些就如同戚扬这样,明知不是最适合也要跟在最早的师父身边。而原其骁当年没有硬赶,也是想着像戚扬这样的资质,将来说不定能够为定远的拳法开辟新的局面。
林玦一边听一边感慨:“要是当年你们挖掘得更仔细点,把我也给挖掘出来,说不定今天跟争争对打的就不是戚扬,而是我了。”
激情解说后连喝两大杯水的俞山在旁听得直翻白眼。
冷眼旁观的原其骁同样也在暗暗翻白眼,心想聂争林玦刚进来的时候,自家老师弟子们都带着国仇家恨不死不休一样的气势应对两人,就这么会儿功夫,俞山这吃里爬外的怎么就跟人年轻姑娘聊得口沫横飞了?他这是把人家要来抢他大侄子名额的事也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可惜俞山能忘,林玦却不会忘。
眼见林玦换了角度开始拍武馆的房屋架构,一边拍还一边问原其骁:“我看你们这房子有些年头了,应该也算最早那一批开设的武馆吧?”
原其骁点点头:“是。怎么?”
“也没怎么。”林玦转过头朝他眨眨眼,“刚才那段故事给了我很多灵感啊,仔细想想就算我们是专业比武,那也不能一味走热血的路线是不是?你看现在那些选秀节目里的选手各个都恨不能屯一箩筐‘背后的故事’,所以今天这一辑我打算走点温情的路线,昨天的齐幼啊,今天的戚扬啊,还有我家这一腔孤勇的争争啊,‘来自垃圾堆的少年们,从无人问津到光芒万丈’,这个主题你们看怎么样?”
原其骁:“……”并不怎么样!
俞山则嗷地一声后直接朝着林玦扑过去:“你这个利欲熏心的臭丫头,我跟你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