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风云榜结束了之后,包小贝又盯着广告看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说话。
他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觉得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已经被颠覆了。
为什么这样不专业的歌手,这样的专辑,能够打败这么多专业歌手?专业技术已经没有用了?全心全意做好音乐已经没有意义了吗?……
沈欢对于广告并不像包小贝这么热衷,能够看得眼睛眨都不眨,所以他闲着没事之下,就左顾右盼起来,看的最多的就是包小贝的侧脸了。
从包小贝的表情和眼神上,他看到了一丝迷惘。
他大概猜出了包小贝现在在想什么。
其实他很能理解包小贝此刻的心理,因为他也曾经有过: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这个在横店跑了十几年剧组的大特亲眼见证了中国娱乐圈的发展变化史,他亲眼看到娱乐圈是怎样从一个唯作品说话的时代变成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当他看到一些没作品、没演技、没唱功的小鲜肉却混得比谁都好,一直拿不出代表性的作品来依然片酬比谁都高、粉丝比谁都多的时候,他也曾经迷惘过。
不过后来他明白了,产生这种迷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于这些人的定位错了。
按照中国娱乐圈的惯性,他用“演员”或者“歌手”来套在他们头上,但是这些人并不是演员,也不是歌手,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这种独特形式的存在,在另一个世界的中国叫流量明星,日本则称此为“偶像”。
在这方面,先进得多的日本娱乐圈就比较有参考性了:在日本娱乐圈中,艺人种类划分很明确,主要演戏的就是演员,主要唱歌的就是歌手,不靠唱歌也不靠演戏就是出来刷脸卖人设的,那就是“偶像”——和司机、教师、警察一样,都只是一种职业,一种名为“偶像”的职业。
沈欢打造出来的F4,其实就是这种类型。如果包小贝能够从这方面去理解,不用“歌手”套在他们头上,那他应该就不会这么迷惘了。
他用错了衡量尺度。
不过和日本有所不同的是,在日本,偶像这种职业,地位比起演员和歌手来是要低的,但是不管是在另一个世界的中国还是在此刻的这个世界,都没有“偶像”这一种明确的职业,在这种混乱的生态下,“偶像”这种新兴的职业地位似乎还都很高,另一个世界的某位女星范某冰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案例。从本质上来说,她也是一个“偶像”,但是却隐然成了娱乐圈一姐。
不过现在不是沈欢老师大讲堂环节,所以他也就懒得跟包小贝说了,就只是拿起方口杯来喝了一口里面的尊加18年,很是愉悦。
他们今天总算没有再喝红酒了,而是在他的推荐下,换成了他喜欢的威士忌。
“你的专辑打算什么时候上?”
沈欢在这边啜饮着威士忌,包小贝在那边看了半天广告之后,终于开口了。
他说着,还转过头来深深地看了沈欢一眼。
他现在对于沈欢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觉得这真是一个音乐奇才,对沈欢很是欣赏、甚至于有些高山仰止的崇拜,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是一个没有节操的魔鬼,给华语乐坛带来了一场灾难。
他究竟是神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