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风柱裹挟了大量棕红色的气溶胶冲击在这片海域的水面上,待黑龙号潜入水下之后,发现急速旋转的巨大漩涡竟然也是同样的颜色。
棕红色的变异A.t.力场能量随着巨大漩涡的旋转,高速向四周的海域幅散而去。
这道漩涡也是颇为广大,其占据海域的面积,足足是水面上风柱面积的七八倍以上。
如果将整个风柱与漩涡的颜色更换为黑色,再将海面与天空的上下位置颠倒,湍流之洋中心的这一处风柱与漩涡,其形态简直就是一眼巨大的超级龙卷风翻版。
投入风柱中的特殊探测器和试航进入其中的几架电磁战机已经发回了全面的侦查报告,空旷的风柱中央区域只有从平流层中抽取的大量棕红色气溶胶滚滚而下,并没有发现一点幽灵生物存在的踪迹。
黑龙号潜入海底之后,一路顺着巨大的漩涡的水流流动,向深海潜航而去。
十几分钟后,李墨阳调出控制台上的数据查看,幻想游轮竟然已经到了1万6千米深的海底深处。
这时候,巨大的漩涡也终于开始慢慢缩小、变淡,海中的乱流渐渐平静下来。
海底深处的地势高低不平,盘踞着一条条巨大的山脉和峡谷,海床上也分布着不少的有平原和盆地。
而在湍流之洋最中央海域的巨型风柱下方,这一处的海床的深度大约为两万米深左右,存在着一条深不见底的漆黑海沟。
光是这一条海沟开口的地方,就已经位于2万米深的海床上。而海沟本身向下裂开的深度,估摸着最少也有数公里、数十公里,由此可见这座海沟有多么深不见底。
李墨阳打开黑龙号的激光探照灯向下射去,百十米直径的炽白光斑沿着海沟的岩壁向下移动,最终照射在一层黑漆漆的吸光物质上,竟然无法穿透。
这层吸光物质连接在两侧的岩壁,前后qb5数百公里,将海沟的下半截空间稳稳罩住,无法为外人所探测。
接下来李墨阳又试过了雷达波与声纳探测,这两种手段倒是对吸光物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却还是无法探明其后的具体情况。
至于精神力探测,则更是石沉大海。
这层黑色的吸光物质对光线只有吸收所用,但多精神波的渗透,却有强烈的反响侵染作用。
侵染的方式很熟悉,就是变异A.t.力场能量的精神侵蚀能力,其中的负面感情碎片,差不多都是黑色的绝望思念。
再试着将深海型号的探测器投掷下去,吸光物质层似乎对实体物件没有阻挡作用,金属桶状的探测器安然下沉进入。
黑龙号上的科技评价等级相当的高,起码不比普通的c级科技类晶壁差多少。而且由于多次全面移植整个文明的科技树的原因,黑龙号的制造工业相当完善。
军工制造业之外,科研设备的制造、生活设备的制造,一点都没有落下。
c级的科技树下,其大部分具体技术的评价等级是lv-10。
所以黑龙号制造的高性能合金与机械结构,对于这里最多4万米的深海压力,完全可以轻松承受。
其实这种无人探测器如果使用了即时的内注式压强平衡系统,就是在地幔中执行探测任务也不是不能胜任。
当然,制造地幔探测器要比深海探测器困难的多,还需要考虑抗高温系统、运动系统的特殊设计。
探测器顺利地沉入了海沟深处,但由于各种通讯方式被吸光物质隔断,李墨阳只能等待半个小时后探测器的自动上浮,之后再从存储器中查看情报。
为了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情报,黑龙号就像一只布雷艇一般,沿着海沟一路穿行,每隔个50米就丢下一颗探测器。
先将其中的一两枚探测器上浮时间修改为5分钟,这些探测器在成功穿过吸光物质后又马上重新上浮出来,看来也不是某种许进不许出的怪异结界。
李墨阳的探测器刚布置了一大半,却感觉到整个海域微微震动起来,他急忙停下投放探测器的工作,将gn粒子的屏蔽能力开到最大。
海沟两侧岩壁上的被震荡起一颗颗大小不等的碎石,哗啦啦地滚落,掉进那一层浓郁的黑色吸光物质中。
震动持续了几十秒时间,接着又停了下来。
“嗯…小忧,你有没有感觉到一股阴冷的意识在这片海域扫过?”
李墨阳就感觉到了,但是对方似乎没有识破gn粒子屏蔽,发现黑龙号。
“好像…是有吧?”小忧模糊地回答道:“gn粒子屏蔽了别人的精神感应的同时,也屏蔽了飞船里自己人的精神感应能力。只有你这个宝具的主人例外,我怎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