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永安宫。
最近雨水旺盛,为了值班早早来到正殿的宫女会注意到青条石盘龙刻凤的台阶上有着微微的露水,湿气浊重。太后年纪大了,她需要的睡眠越来越少,往往三个时辰不到便会苏醒,而那个时候天边的星辰还在闪亮。
她会一个人悄悄的坐起,在贴身宫女的服饰下穿戴整齐,喝上一盏延年益寿的药茶,接下来再做的事情,便是一个人静静的发呆转动着手里的佛珠,或者盯着大莲花缸里那两条悠游自在的锦鲤-----广济寺的明修大师送过来的,据说供养在佛前,念诵了十日夜经文,解一切冤孽,度一切苦厄。
年老的人都怕寂寞,期盼儿孙绕膝,但太后是个例外,她似乎很享受独处的滋味,以前还喜欢召唤李妃张妃等人过来说说话,最近却连这个兴致都没有了。二皇子殿下封为齐王单独开府后,也不大到这里来。因此偌大的宫室格外安静,连宫女的行动都蹑手蹑脚。偶尔传出敲击木鱼声或者文和县主的琴声,也只会显得这宫室愈发的辽阔。
太后的脸上常年不带笑影,甚至微微带着些青气,猛一眼看过去会有些吓人,今天尤其严重些,这让永安宫伺候的手下呼吸都快了一个节拍。这种情况一直到明修大师顶着初升的太阳和明媚的朝霞一起出现才得到改善,太后的神情柔和下来,永安宫从姑姑到宫女都松口气,觉得明修真乃当世活佛。
“请。”太后恭请高僧上座,一只虬龙盘云玉杯浮动着袅袅醇厚茶香被递了过去。
明修双手合十行礼,微微一笑在旁边铺着金凤共牡丹乌金弹墨椅袱的太师椅上坐下,不拘泥,不倨傲,神态萧疏淡远,一系列动作潇洒出尘,那慈悲而又神圣的姿态几乎可以满足俗世对出家人的所有幻想。
“好茶。”明修揭开杯盖,吹开浮叶,一嗅二品。
太后笑了:“沏这茶用的是后山的甘霖,从石缝里滴出的白水,石之精华,被称为顽石之泪。”她捧起茶盏微微一抿,又笑着看向明修:“大师,顽石可有泪乎?”
明修笑道:“达摩面壁十年,墙壁自显圣像,心若诚,顽石也会显灵。舌灿莲花,灵犀一点,便有顽石点头。”
“哦,此话可当真?”
“遗憾的是,人心不如石,否则不会有冥顽不灵一说。”
太后那带着长长的绞丝白晶琥珀金护甲的手指微微翘起,轻轻的抚了抚早染霜色的鬓角。笑道:“依我看人心不该如石,石虽坚韧犹为水穿,石虽顽固犹为风碎。人的心,原该如那风一般,自生自息,捉摸不定,谁也不知道起从何处起落往何处落。”
“呵呵呵,太后高见。”
太后微微皱了皱眉,兜兜转转三杯茶之后终于切入了正题:“袁家那女儿出生时自带异象,大家都道那是一辈子的福运。她出生以来,十三岁有余,不曾经历丝毫苦楚悲辛,便是遇到了劫难,也有爆好的运气,逢凶化吉。怎么依着佛老上次的说法,这女子的命数还有些古怪不成?”
明修闭目合眼先念一声佛号,他沟通天地般入定片刻,方才认真的答道:“太后慧眼如炬,老僧不敢有任何隐瞒。世间万物,生于斯长于斯毁于斯灭于斯,都有自己的定数,冥冥中接洽自己的因果。袁氏荣宜命相蹊跷,不在俗辈之中,反而另有一段际遇。而那段际遇说不清道不明,遑论测出福祸。”
太后微微一怔,半晌才道:“难道这袁荣宜还会遭受大劫数不成?”她又去看明修,明修却闭目不语。她轻轻转动着手腕上的小叶紫檀银佛陀串珠,又开口道:“听说贵寺有一眼泉,地涌玉莲,号称水镜,可以看出风云变化,前因后果。”
明修笑道:“水镜得天地之灵,乘六气之辩,非天眼灵目不可得而观之,肉眼却是无法看到的。”
太后淡淡的瞟了他一眼。这答案不算意外。若随便是谁都能看见,那谁都能当圣僧了又何必连年苦修,身许佛陀?“大师自然看过。”
“老衲不打妄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袁荣宜命途诡谲,阴晴难测。”
“----言外之意,就是这小妮子,她的命格并不像世人眼中看到的那样贵重,也并非是单纯三星高照一路旺到底的大福之人?”
明修笑而不语。太后默默掐住了指间佛珠。
袁书衡这个人太后还是很放在心上的。其中一个很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