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往广宁、宁远各卫城,以锦州为大后方部署辽西走廊防线。
说起来,这也挺搞笑的,因为辽西走廊这一片,几个月前还是明王朝抵抗东掳的战略防线,但是现在却是反过来成为了东掳抵抗周军的防线。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周军终于拿下了山海关,挺进到了辽西走廊。
而打到这个时候,北上大军经过连续数月苦战后,也已经是到了极限。
将士疲困、弹药消耗庞大,武器装备损耗也比较大,急需进行补充。
还有一点就是随着补给线的持续拉上,现在周王朝对北方战事的支援力度也是不如以往了。
也好在是有运河在,同时今年开始周军已经开始尝试海运,直接把长江流域的物资通过海上晕住,直接运输到河北去。
但即便如此,补给的难度也比较大,而河北一带二十几万大军的消耗又非常大,所以补给维持起来很困难。
为此,河北各军到六月份的时候,则是进入了主力休整,偏师作战的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虽然还在继续,不过都是一些几百人,几千人的中小规模战事,上万人规模的战事则是暂时没有了。
现在周王朝需要时间来重新囤积物资,为后续进军辽东做准备。
于此同时,郭东岩也是对河南方向的军队进行了调整,按照作战方向,分出了三大部分。
一个部分是负责针对山西方向作战的部队,由第十一军负责
一个是负责布防北方蒙古方向的部队,由第十二军负责
一个则是负责辽西走廊的部队,由第五军、第十军、第十三军、骑兵军团负责,也称之为东征军,该军司令却不是刁一舟了,而是由凌晓忠担任。
而刁一舟嘛,因为战功卓越,已经调回金陵城,出任军务阁值班大臣去了。
刁一舟回京,这也是一种默契了,刁一舟的功劳已经够大了,这都被晋升为陆军上将了,再让他带着东征军灭掉东掳,那还不好封赏了。
所以,东征军的司令不可能再是刁一舟,而是其他人。
凌晓忠就是比较适合的人选,他之前战果也非常卓越,同时现在也晋升为陆军上将了,其资历威望、军衔d都足以出任东征军司令。
北方战事,暂时算是平静了下来,但是其他方向却是没有平静。
周军在上半年里虽然重心是放在夺取北直隶,抢占山海关上,不过对其他方向的战事也没有不管不顾。
首先是潼关方向,第一军今年春天的时候也是尝试着对潼关发起了一次进攻,不过因为缺乏重炮,火力也不足,所以没能成功。
但是后续第十一军试图杀入山西的时候却是比较成功的,周军第十一军并没有从宣府方向杀入山西,而是直接从真定府西进,夺取固关后杀入了山西。
虽然王东义在这一方向也有兵力布防,不过王东义所部也不过几万主力而已,既要布防宣府、大同,在太原府一线的兵力也就不太够了。
第十一军杀入此地之前,也是进行了一定的战略隐瞒,之前还让第十二军在宣府一带发动了进攻。
同时第十一军也是得到了后方援军的加强,主要是炮兵火力和骑兵的加强。
汇集主力的第十一军强攻固关很顺利,并且迅速杀到了太原府城曲阳。
这个时候,王东义也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兵力少,已经难以两线都照顾道,而安如山派遣的援兵虽然也有,但是更多的还是负责山西南部方向的战事,在那里有着周军第三军的进攻呢。
于是乎,这打着打着王东义就发现,这仗没法打。
固然他的部队战斗力不错,但是奈何数量实在太少,根本无法应对越来越多的周军。
这想要守太原,他就没兵力守宣府。
想要守宣府,他也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太原。
这是兵力的绝对劣势所导致的问题,不是他王东义搞一些什么战术就能够解决的。
于是乎,六月二十六日,周军第十一军正式攻克了太原,最后分兵,一部分西进南下和安如山所部交战,一部则是北上,试图和第十二军里应外合,歼灭大同府、宣府内的王东义所部。
到了这个时候,之前还叫嚷着让东掳滚蛋,让伪周也滚蛋的王东义,也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打不过!
所以,也是时候为自己以及手下人的身家性命负责了。
趁着还没有彻底战败,趁着手底下还有几万兵力的筹码的时候,王东义果断的选择了投诚。
甚至不等谈判,直接就改旗易帜,宣布效忠周天子……
这做的比之前的邱家裕还要干脆,邱家裕还要经过谈判,正式敲定下来后才正式改旗易帜呢。
但是王东义直接略过了这个步骤,甚至他都还没有等周王朝那边的反应如何,自己就先改旗易帜,宣布对郭东岩效忠了。
这王东义啊,也是个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