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钧的劝告不是没有道理, 但李文柏有自己的坚持, 这声“师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叫出口的,否则他选择远出塞北离开京城还有何意义?反正都是要卷入党争的旋涡, 还不如一开始就答应顾文留在顺天呢。
赵成义的视线越发咄咄逼人,他此次过来,本就是奉师命要把李文柏笼络进麾下的,至于什么于钧和倪旭弘,只不过是附带而已。
半晌, 李文柏终于开口,故作摇头:“赵大人, 非是李文柏不知好歹,实在是不敢呐。”
“哦?”赵成义目光突地冷了三分,“本官既已说了不介意, 你又有何不敢?莫非是瞧不起相国门生的身份?”
这口大锅当然不能背, 李文柏面带为难之意,稍稍提高声音:“王相国乃国之柱石, 有幸得相国一座师的名分已是幸运, 赵大人诚心诚意,李文柏本不应该不知好歹,实乃家师门规极严, 李文柏是万万不敢有违的啊!”
老师对不住了,事已至此,只能把您拉出来当挡箭牌!
赵成义一愣,似是这才想起李文柏是个有老师的人, 但反应过来眉头皱得更紧:“又不是让你叛出师门另行拜师,座师本就是国朝惯例,王大人为何要就此事为难于你?”
“单是座师自无不可。”李文柏赔罪道,“但座师门下是无师兄弟之说的,学生若在此地厚颜无耻地认了您为‘师兄’,岂不是落了家师的面子,又置顾师兄于何地?天地君亲师,学生不敢呐!”
这无理取闹的姿态直把于钧和倪旭弘惊得做不出任何表情,赵成义一口气哽在心口差点提不上来。
这摆明就是不想上王敦茹一党的船,赵成义心知肚明,却偏偏没法继续拿道义颜面去压人。
因为李文柏所言是合乎礼法的!
在大齐,不仅一仆不能事二主,学生一般也不会同时拜两个人为师。
道理很简单,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总不能给自己找上两个“爹”吧?世间哪有这么好的事。
如果李文柏只是半山书院一寻常学子,这理由自然是不成立的,但他在王行之面前行过拜师礼,和顾文认了师兄弟的名分,又被王行之拉出来到处遛了一圈,早就落实了他王门关门弟子的身份,当然也就有资本说出这么一番话。
你还不能说他不对,因为座师之下的确不会亲热地去划分师兄师弟,不过是个政治名分而已,赵成义是王敦茹亲收的学生,当然可以自恃身份让今科进士们通通叫他师兄,这是为了拉近关系,李文柏以不敢不尊师命的借口不从,在礼法上根本找不出毛病。
但找不出毛病归找不出毛病,不代表赵成义就不气。
“冠玉。”赵成义的表情稍稍凝滞,“你就非得如此生疏,要和本官乃至相国划清界限不成?”
这话说得就太重了,李文柏心下暗暗叫苦,却也只得赔笑,心思急动,刚准备说话,一声清朗的嗓音自赵成义背后响起:“哟,赵大人面色不太好啊?不知下官这不成器的师弟做了什么事,让大人气到此种地步?”
李文柏面色一松,顾文果然来解围了。
他此前故意提高声调也正是为了引人注意,琼林宴王行之和顾文都有列席,王行之出面难免会有些仗势欺人之嫌,李文柏的目的,正是为了把顾文给勾引过来。
他有自信,顾文一定会来。
有些话,他说是不自量力,顾文就不一样了。
果然,赵成义听出顾文的声音转眼便露出满脸笑意:“敬元不在席间陪咱们未来的栋梁们饮酒,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李文柏暗笑,这套近乎的工夫都是炉火纯青,一声“敬元”,瞬间就把关爱后辈的长辈模样给摆了出来。
顾文也笑呵呵地行礼:“大人这话说的,下官远远瞧见李文柏似乎把大人气得不轻,做师兄的哪还坐得住,自然得过来露个面,替自家这不肖师弟向大人请罪才是啊。”
虽然自称是“下官”,顾文的态度却一点也够不上谦卑二字,说是要请罪,话里话外却都透着股“你到底怎么欺负我师弟了”的意味。
赵成义是工部右侍郎,顾文是吏部考功郎中,两人的品阶足足差了一个台阶,但顾文半点没有“下官”的模样,赵成义也没有摆出“上官”威严的意思,看上去两人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