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就事论事,并不妨碍他回答对方的提问。
“不知墨家是否尝试过整合天下工匠?不知墨家辩客相较于名家孰强孰弱?”
项明提出的两个问题,一工一辩,皆指向了他们这一派的核心,金煌也不敢信口胡言,思索片刻,这才开口:
“先祖确实曾经尝试过收纳天下工匠,但其中困难重重,一是工匠为朝堂所重,看管极严,根本不愿看到全体工匠整合一处,并且在暗中加以阻挠;二是大多工匠本身就不希望被墨家整合,因而最终未能成效。”
项明微微点头,这件事情他也有所预期,墨子与公输盘的恩怨广为流传,虽说后者并未创立所谓“工家”,但大多工匠皆以公输为圣,对墨家的收纳也有着一定的抵触,此事不成也是必然。
当然,倘若此事真能成行,墨家也就不用分裂,拥有了掌管天下工匠的权力之后,也不用担心被朝堂以及儒家排挤。
“至于辩术……”
金煌面色一红,却也坦然道:
“不及名家,却也好过其他辩客。”
名家辩术毕竟是扬名天下的,而墨家辩术只是禽滑釐整理墨子言行,归纳出的一门语言方式,墨家主体还是工侠,在辩论一面必定比不过专精辩术的名家。
“某知晓了。”
项明低头沉思,片刻之后,猛然抬起头,目光灼灼看向对方,幽幽开口:
“墨家学说太过冗杂,因而墨子之后便被分成三派,再度合并之后又分为你们两派,究其原因,是因为墨家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学说体系。”
“某的提议,是将墨家彻底分割,分化墨子那庞大的理论体系,这样,才可以保证墨子之说不会失传。”
倘若换作其他学派首领或弟子,面对项明这样分割整个学派的建议,恐怕早就翻脸,但墨家情况特殊,并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应。
这是因为两派虽然还有所往来,但实质上已经分裂,只不过是藕断丝连罢了。
如果没有大汉罢黜百家一事,使得两派唇亡齿寒,不得不紧密了联系,倘若按照应有的轨迹发展下去,此时双方大概已经彻底分割成了两家学说。
至于墨子究竟是属于那个学派也无需争论,大不了两家共尊为圣也未尝不可,荀子的儒法两重身份也是一个先例。
两派首领此前也曾经想到过这个问题,甚至还一同探讨过彻底分裂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后还是由于当下形式的限制,让他们否决了这个想法。
但听到项明的建议也是如此,又勾起了两人心中的好奇,他们此刻迫切地想知道项明此言有何凭据。于是,金煌开口问道:
“吴侯何出此言?”
“因为,你们两派前路本就不同,倘若不分开行走,终有一日会走进死局。”
面对对方的疑惑,项明也不隐瞒,淡笑答道。
“愿闻其详。”
一直没有言语的渚昭也在一旁出言,显露了他对于这条提议的兴趣与些许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