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读出声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一篇《三字经》读完满堂皆惊,堂上久久陷入了沉寂。
大道至简,朴实无华,【三字经】把这个哲理渲染的淋漓尽致。
震惊!一众大儒没想到德馨先生另辟蹊径,不声不响竟然在蒙学一道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学习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的确担当得起一个“经”字!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通俗易懂,最适合蒙童启蒙。”
…………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没有虚与委蛇,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太子太傅蒋梦麟大儒率众人作揖长拜:“德公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三百千一出,无疑是蒙学无人撼动的三座大山,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显得苍白。”
老太君急忙上前阻挡众人:“不敢当,不敢当,各位都是学问大家,只是攻读的方向不同而已,某同样仰慕已久。
况且《三字经》还有几处上下衔接不流畅,虽然老朽已经选择了几个典故,但到底用哪个比较贴切,到现在我也犹豫不定。今日正好向各位求教,我们共同商议敲定,也不失为一桩文坛佳话。”
老而成精,顺水推舟把堂上的各位大儒拉入了他的阵营,以这年头文人的清贵,绝不担心像后世学者呕心沥血经历千万次枯燥的试验,好不容易才搞出一项创新学术论文,结果甲乙丙丁领导纷纷跑出来靠前挂名,自己最后只落得个排序末尾的悲哀。
虽然不愿挂名,但此刻能在蒙学典籍上有所参与贡献,亦不失为一桩人前炫耀的文坛趣话。
大伙心知肚明,纷纷捧场,引经据典献计献策,很快几处空白就填补的天衣无缝。
…………
谁都想第一时间把三百千抄录回家,丰富家族的书库增加底蕴。可只有一份底稿,显然不能满足他们迫切的需求。
最后还是蒋梦麟大人一锤定音:“老家伙,看来不带上三百千的书稿,我们这班恶客是不好打发了。
劳烦德公准备晚餐夜宵,我们三人一组自由组合,挑灯夜战,每人抄录一篇您的启蒙大作,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回去后相互交换,就算是支付我等参与编纂的酬劳。
所用纸张用墨无偿提供,不能算在你赠送的礼单以内,这样虽然有点吃亏,但勉强可以弥补我等受伤的心灵,大伙以为然否?”
“太傅所言极是,这样最好不过,哈哈!”
“交友不慎啊,真让老夫头疼,简直就是一帮斤斤计较的市井小贩嘛,也不怕让人笑话!”
老太君叹息连连:“管家,按照太傅大人的吩咐麻溜点操办,早点打发就安生了。”
“哈哈哈哈!”
心照不宣,主宾相视哈哈大笑。
叠纸描红、研磨抄录,大儒们力求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不然就对不起眼前这份沉甸甸的传世学问。
每一个字都写的一丝不苟,大小如一,布局均匀,尽管进展缓慢,但人人都乐在其中。
只有老太君和太傅大人蒋梦麟在一旁惬意的喝茶聊天。
“德公,您提拔作序的重托,蒋某恐怕无能为力了啊!”
“?”
老太君心念一动,望着对方满脸疑问。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