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下了两天的雨,元姐一早起来就感觉到了丝丝冷意,翻了衣柜,找出一件还没上过身的葱绿色圆领袄子穿上,整个庙山村也就她能时时地穿件新衣裳了。元姐出了屋奔着书房去了,果见舅舅已是作起了文章。舅舅这样笔耕不辍,经纶满腹,却只能带了她在这山村的社学里当个先生。
“舅舅,我去王大娘家了。”元姐站在门边,轻声道。
“去吧,早些回来。”
舅舅从不肯让她做些洗衣做饭的粗活,皆是花钱请了王大娘、李二婶她们帮着做。每日下了学,还专门辟出时间教了她读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她都倒背如流。舅舅总说,女儿家虽不用考功名,可懂得越多越能在乱世里活下来,是以日日带了她读书。又怕村里人觉得反常,只让她一来了外人便取了针线做活计,装作普通女儿家的模样。
元姐提了食盒往王大娘家去了,村里人早起耕作的知道她去取饭皆道她好福气,他们总说元姐这样十指不沾阳春水,是要嫁给秀才作秀才娘子的。元姐早已见怪不怪了,见人说道只装作羞涩的笑一笑。
王大娘家就在村里的大路边上,两个孙子都在社学里读过书,人也慈和,见了元姐过来,便笑道:“元姐来了,今儿可穿的真俊。”拉了元姐的手啧啧赞上两声,接过她手里的提盒,把灶上还热着的菜和包子并两个鸡蛋放在里边。
元姐谢了王大娘刚要走,便听见村东头吵嚷起来。村里一向安静,这几年也算风调雨顺,即使外间行兵打仗也很少殃及山村,如此吵嚷,别说元姐觉得稀奇,连王大娘都少见。
二人这边瞧着,前边陈五婶子已疾步走了过来。王大娘赶紧拉了她问,陈五婶子道:“大娘不知,刚才冯老爹和孙子出去打猎,从林子里驮回来一个人呢,腿被老虎夹子钳住了,全是血。”说完这话正看见元姐,赶紧拉了她:“元姐在这正好,快去请了你舅舅过来看。”说着又扭头跟王大娘解释:“李大夫昨天才来过,今儿必是去钱户村了,我男人让赶紧请了韩先生过来帮忙。”
韩先生便是元姐舅舅,村里人都知道他除了能教书之外,还懂些岐黄之术,李大夫来不了的时候,都是去请了韩先生的。陈五婶子扯了元姐赶路,边走还边说:“得亏这人命大,一早就遇了冯老爹,不然这会儿还不让熊瞎子叼了去......”
三步并两步就到了韩家。村里人都对韩先生十二分的尊敬,连说话时都小些声音,生怕惊着他。这边陈五婶子到了韩家也不敢直拉拉地闯进去,只让元姐先进去说一声。元姐放了提盒就去了书房,站在门外正想开口,就听见韩先生已是问道:“出什么事了?进来说。”
元姐推了门进去。韩先生坐在书桌前,倒了杯茶递给元姐。元姐喝了热茶暖和一些,将来意说了。
“去拿了药箱来。”韩先生起身掸了掸衣襟,见元姐还站在原处,便道:“怎么了?怕见外人?”
元姐抿了嘴,点点头。
“无妨,我们在此间都有十年了,你都长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