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知之甚详,这明显是个极大的破绽。
羽林卫依刘秀之命走向那名宫女时,那宫女扬声嚷道:“奴婢所言句句属实,陛下如此偏袒阴贵人,不怕他日再遭暗算。陛下若是甘愿受死,奴婢自无怨言,但奴婢愿以死证明。”说罢,咬舌自尽了。
大家对此愣了好一会方回过神来。
有位大臣率先对刘秀说:“还请陛下谨慎为上。”言下之意便是让刘秀信那凶犯所言。
此言一出,便有许多大臣高声附和,“请陛下谨慎为上。”
刘秀对此冷笑不已,他郑重地对众臣说:“阴氏一族,朕信之,阴贵人,朕甚信之。阴贵人若有歹意,无需等至今日,尔等连如此简易之理亦不懂,难怪偏听则暗。”他起身,吃痛一下,径自来到阴丽华面前。
阴丽华连忙起身。
刘秀握住阴丽华的手,沉着地看着众臣。
就在刘秀遇刺的刹那,阴丽华终于看清了刘秀在她心里的位置,就在她难以置信时,刘秀的表现让她心里再无杂念,她的眼里也只剩下刘秀了。此时此刻,被刘秀如此握住手站在一起,刘秀的信任与爱护让她心里甚是动容。那一刹那,让阴丽华有种执手踏破红尘的缱绻静好。
就在这时,马援告知众臣:“兄长确为病故,兄长病故时,微臣曾悄然而至洛阳看望。”
众臣闻言,默然不语。马援此话一出,大家便知道那宫女所言是假的。
木石斛在众臣沉默之时,接着说:“微臣心中有一疑问,不知大人们可否为之解惑?若要谋杀陛下,于那宫女而言,酒水乃是最好利器,可为何她要舍易取难,引人瞩目?”在他看来,此番刺杀虽然也算有所成功,证词却破绽百出,明摆着是冲阴丽华而去的,而他自是不信阴丽华是宫女所言的那种人。
大臣们对此无言以对。可他们无可避免的想,可以用酒水达成目的却不用,偏偏高调行事,是故意将郭圣通摘出去呢,还是无意呢?如果这是故意的,郭圣通方才所为是不是进一步用苦肉计来摆脱自己的嫌疑呢?毕竟刘秀驾崩了,太子就顺理成章地即位,何况当年刘扬意图谋反过。这当真值得深思。
如果说木石斛所言只是一个引导的话,那来歙接下来的话无疑是在推波助澜。
只听来歙问郭况:“绵蛮侯看着心爱之人自戕,竟无所改色,真令微臣钦佩不已。”虽说钦佩,但神色上,尽是讽刺。
来歙的话顿时在众臣中引起轰动,大家看了郭况一眼,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窃窃私语起来。
郭况不料事情如此急转,他肃颜不悦地说:“区区一奴婢,哪是本侯心爱之人,况本侯与她并不相识,还请将军慎言。”
“噢。”来歙显然对郭况所言感到十分意外,他说:“既然不相识,敢问昨夜里绵蛮侯怎与她私会于无人陋巷?”
来歙自从派进宫里的人那里得知,郭圣通与阴丽华犹如水火不容之后,便嘱咐宫里的人多加留意郭圣通的动向,而他亦开始留意起郭况。郭况朝后被郭圣通请去以及其后所为,全被来歙看在眼里。他当时不解郭况这是意欲为何,他原以为那女子是郭况相好,直至今日看了一切,他总算明白了一些郭况与郭圣通所谋。
郭况确实在昨夜里在一无人陋巷见了那已自戕的女子,没错,她并非宫女,而是在他的帮助下混进来的。既然来歙能说出来,必定是看到了,指不定还有旁人也看到了。郭况自知如今他只能认下。“本侯确实与她有情,据本侯所知,她并非宫女,乃是良家女子。然本侯不知她如何混进宫,又是为何如此行事。为免引祸上身,本侯自是不愿相认,岂料为来大人所见。只是,本侯十分好奇,既然是无人陋巷,来大人怎会无故往至?”
来歙莞尔道:“微臣昨夜本有事相问,岂料绵蛮侯步履匆匆,神色有异,微臣一时好奇,遂徒步相随。绵蛮侯所惑,微臣已解,此乃小事,依微臣看,是否该言归正传?”郭况想转移话题,他岂会不知,又岂会让郭况如愿。
众臣听了来歙与郭况的话,纷纷用审视的目光看向郭况。
郭况似乎对众臣的打量视若无睹,依旧镇定自若。
刘秀见此,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郭况,转身吩咐彻查此事,并对羽林守卫予以追究。交代完毕,刘秀拉着阴丽华的手率先离开了。
阴丽华由始至终不发一言,面不改色,让有心之人看在眼里以为她对这种事已习以为常,不禁为之心痛,看着阴丽华的倩影尽是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