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你...没问题吧?”要帮忙就直说,干嘛扭扭捏捏的,还跑到无人之处来。
“没事儿没事儿,听我慢慢说,好不好,小志?”
志文没奈何地点点头,孙大夫这葫芦里是卖什么药。
“大柱和你们...应该不是一家人吧?”尽管孙大夫是在问,语气却很肯定,其实只要稍微用点心,都看得出来志文他们不是一家人。
“没错,我们是一个村的。”
“那大柱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哦,他有个兄弟,不过去年冬天被卖了换粮了。”
看来孙大夫的这个事儿和大柱有关?
“那他爹娘呢?”孙大夫问得很急切。
“我们逃难前遇上意外,过世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孙大夫喃喃道,随即醒悟过来,这话说得让人误会。
“我不是这个意思,小志。”孙大夫急了,“我,我的意思是...,算了,跟你说实话吧。”
“大柱这孩子我很喜欢,实在,耿直,这次又为了我,受这么重的伤,好在他挺了过来,要不然我...”孙大夫有些唏嘘,说不下去了。
“孙伯,大柱这是生病,不是受伤好不好?”
“可他要不是受了伤,就凭他那体格,怎么会生病?”孙大夫瞪圆了眼睛。
“行行行,那你想怎么办?”志文无奈道。
“你不会是想收他为徒吧,孙伯?”
“大柱那脑子,学不了医。”孙大夫摇头,“我看你还行,要不你跟我学?”
“您要不嫌我笨的话...呃,咱们还是先说大柱的事儿吧。”志文倒是有心跟着孙大夫好好学学,只是不知道自己受不受的了那些规矩。
“我不是说了吗,大柱这孩子我很喜欢,”孙大夫有点不耐烦了,“所以,所以我想收他做义子。”
这...怪不得孙大夫听到大柱父母过世时说好,要是大柱双亲尚在,那这件事儿恐怕得他的亲爹娘点头才行。
不过也好,大柱现在除了下落不明的弟弟小柱,算得上孑然一身,有个义父那是好事儿,而且孙大夫还能好好教导下他。
只是志文真没搞懂这明代之人的想法,喜欢一个晚辈就要收为义子吗?
还真被志文给猜对了,这时候长辈喜欢哪个晚辈,往往将其收为义子,当然,有父母的话亲生父母得同意。
君不见李自成、张献忠都收了不少的义子吗?这样做既表达了他们对这些人的喜爱和亲近,也培植了自己的亲信势力。
“那孙伯你的意思是,让我帮您跟他说说?”
“对咯。”孙大夫双手一拍,终于不再扭捏,“这样,小志,你和大柱说,我不会让他改姓的,传宗接代有八千就行了。”
“怎么样,这下没什么难度了吧。”孙大夫满眼放光地看着志文。
不改姓的话,这障碍真就小了许多,要知道,汉人自古以来对传宗接代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行,孙伯,这个忙我帮了。”志文点头同意,“不过要是不成的话,可别怪我。”
“哪儿能呢。”孙大夫自信满满地说道,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此很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