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前夜,气温骤降,急转直下,好像要冻裂这片天地似的。狂风怒吼,雪花飘落,两者交织在一起,宛若鹅毛在空中飞舞一般,天地仿佛陷入白色的海洋之中,万籁俱寂,唯有呼呼的风声。入眼之处,灰蒙蒙一片,黑夜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
寒风刺骨,天气冷的让人牙齿打颤,浑身不自觉地颤抖。
怀庆府济源县附近,一个个帐篷扎在那里,被厚厚的积雪所掩盖,不时有兵卒穿梭其中,身体冻得瑟瑟发抖,但依旧手持着冰冷的武器,到处巡逻。
某个帐篷里,火光摇曳,白气蒸腾,一个铁壶汩汩地响着,里面的开水不断发出声音,几个人影围坐在周边,双手不时地接近火焰,以便取暖,还有发颤的交谈声回荡在营帐里。
“玛德,都来到这里了。再走两天,就能走出河南,回到陕西,偏偏在这个时候下起了鹅毛大雪,真是触人霉头!”
“哈...哈...好冷,老天爷真能折腾人,还好老大让人购买了那么多棉衣。否则,非得有不少兄弟冻病不可!”
“娘的,真是怪了,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个时候下起了大雪,真TA倒霉透了,诸事不顺!”
......
各种哈热气的声音此起彼伏,围坐在火炉旁边的正是李自成、田见秀、刘芳亮等人,全都是早先加入李家军的元老。
众人各种的闲聊,李自成却是愣愣的坐在那里,一语不发,发呆的看着火炉,似乎在想着什么。
这时,聊得正兴的刘芳亮看向李自成,搓着双手,兴奋地忽然说道:“老大,你想什么,想的这么入神?”
看到李自成没有理会自己,刘芳亮比那个不在意,依旧是一脸的兴冲冲之色,哈着热气,看向众人,提议道:“哥几个,天这么冷,距离王屋山又是这么近,咱们不如去王屋山根据地,弄一些红薯在这里烤,怎么样?大冷天的,在这火炉上放几个红薯烤着,吃起来肯定爽!”
然而,不等其他人回应,一个悠悠的话语响起,彻底打消了刘芳亮的念头。
“不行,如果让其他起义军发现了红薯的存在,要是追问起来的话,肯定又是一个麻烦事儿。”
听到李自成这样说,看到老大一脸的认真模样,众人张了张嘴,将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下去,刚想转移话,却见李自成再次说道:“见秀,等一会儿过后,深夜之时,其他起义军和那些负责押送的官军放松警惕,你带着一队人马出去,趁着大雪弥漫,视野变得模糊,沿着黄河沿岸走一趟,看看那一带的情况。”
“是,老大。”
看到田见秀虽然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没有任何的犹豫,李自成满意的轻轻一点头,再次交代道:“同时,如果黄河水面结冰的话,顺便向附近的乡亲们打听一下,每年这个时候,黄河水面上的结冰情况如何?是否能够通行人马?”
“是,老大!”
随着田见秀爽朗的答应之声响起,众人已经为之恍然,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老大这是想再次起事,不想返回陕西,南渡黄河,率军进入河南的腹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然而,李自成的声音没有停止,依旧在交代着事情,下达一系列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