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商量就好了,杨兴在心里想到,这个想法一出,杨兴的心头一动,出声喊道:“来人,去把张松给我找来。”
县令杨兴要找的张松此时正裹着一床破旧的被子,躺在铺满了茅草的木床上,望着屋顶发呆。
张松的家处于城南那片破败的茅草棚中,家中有四口人,母亲与弟弟、妹妹。读了几年书的张松父亲身体羸弱,在张松妹妹出生后没有几年就去世了,留下张松母亲辛苦地拉扯着三名小孩子长大。
张松本人是个十四岁的少年,身形较壮大,看起与十六七岁的少年不相上下,平时张松也颇能帮助自己母亲干些活,赚些家用。
只是自一个多月前意外落入了河中,被人救起后,张松的身体就虚弱了许多,就连手脚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而且特别地怕冷。
这一个多月来,张松除了喝着母亲用家里不多的粮食换来的汤药外,只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指挥平日里与他相好的少年,让他们在要道口的高处设立瞭望点,观察盗贼的情况,及时将情况传递回城里。
张松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拜见了永平县令杨兴。
为了拜见县令,张松做了一系列的准备,还在心里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只是没有想到,县令在听说了张松父亲的名字后,立即接见了张松。
事后张松得知,张松之所以能得县令杨兴的接见,是因为张松父亲是寒门之中最为出名的读书人,张松第一次发现原来读书人的名义这么好使。
见面闲聊了几句后,张松就将自己的打算和盘地托出,争取到了县令杨兴的物资支持,盗贼观察点的计划便得以顺利实施,只不过这个计划就变成了是县令杨兴制订的。
近一个月的观察,终于在今天下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盗贼甫一出现,盗贼观察点的人就向城里发出了信号,城外的人立即进了城,县令杨兴立即关闭了城门,组织青壮年男子上城墙防守。
张松因身体虚弱,县令杨兴特别加以关照,就没有安排什么事情,让张松在家静养。
因张松生病在家,妹妹也乖巧地没有出去,留在家中照顾张松。只是母亲朝食后就出去了,至今还没有回来。弟弟年纪比妹妹大,少年好动,也不知跑哪里去了。
躺在木床上的张松,眼睛虽然呆呆地望着屋顶,但手指与脚趾则在不停地动弹。
“有了可靠的消息,加上充分的准备,想必盗贼已经退去了吧,毕竟盗贼只适合一阵风似得劫掠,并不适合攻城。”张松一边活动着手指、脚趾,一边想着。
“开门!开门!”院门被拍得摇摇欲坠。
“晓岚,过来!”张松把正要去开门的妹妹叫进了屋子,让她躲藏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里,嘱咐了几句后,就起身朝院子里走去,出门时顺手将前几天准备好的一条木棍抄在了手中。
“谁呀?”走到门边,张松开口问道。
“是我,你李山大兄!”
张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打开了院门,笑着说:“原来是李山大兄,可是有什么贵干?”
“没有别的什么事,就是县令杨兴有请。”门外站着的正是举着火把的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