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城里有两横一纵三条大街,贯穿了整个城区,纵向的街叫庆街,城里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庆街被两条横街截断的中间那一段。雷小军要余象斗租下来的店铺就在那里。要不是店铺太贵买下来要一千五百两银子,超了预算,雷小军就真买下来了。
三人到店铺一看。店铺十分宽敞,长有五丈,纵有三丈,上下两层的木屋结构。之前每一楼都被隔断成四间小屋,被全部拆了后,打通成一间大房,视野异常开阔。
店铺后面还有一个小院,虽然很小,但胜在闹中取静,非常适合接待贵客。雷小军看后十分满意。
雷小军之所以要租下这个店铺,是想把三间书坊合为一体,不再分开运作。而这个店铺就作为整个书坊的售书中心,今后印出来的书都会从这里出售。
建阳作为大明最大的书籍集市,建阳各家书坊都是以批发为主,不注重零售。
建阳各家书坊都是印书卖书在一起,后面印书,前面一家小店面卖。店面里摆着少数几本样品,买书的人进来之后要问有没有他想要的书,没有就去下一家问,购买过程十分繁琐。
雷小军他们的策略是拓宽零售业务,这种繁琐的购买方式就太不适用了。所以雷小军借鉴现代书店的模式将售书单独分离并集中化。一来购书过程化繁为简,店内书籍所见即所得,看得到就买得到,无需多问。二来通过零售可最快地掌握市场的风向,同时可以作为活广告。
余象斗说:“店铺修缮还要十日,我昨天清点了一下三间书坊存着小说雕版,没被火烧掉的还有五部。本来我们家书坊小说类的书稿就不算太多,而且没几本畅销的,可以说是重头开始了。”
“嗯,”雷小军点头,“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空壳了,所以我们下一步需要广收书稿。告示准备得怎么样了。”
余象斗说:“明天应该可以做好。“
雷小军说:“那好,后天天不亮就安排人贴满全城!“
“这个你放心。到时候必定轰动全城!”
“还有,老吴,有一件事需要拜托你走一趟。”雷小军说:“这次福州乡试听说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秀才中举了,而且还是头几名。”
一说到乡试,吴承恩的脸上就蒙上一层乌云,他吞吞吐吐地说:“是的,当日出榜时就传开了。那人姓范,是建安县人。”
雷小军说:“现在已经传到建阳了。我想如果让这位举人写一部科考经验谈,最好是再把他的生平写成一个故事,想必人们会纷纷前来购买。”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所以我的意思是,让你找这位举人求稿。这是一百两,作为他稿酬,具体价格你可以跟他谈,不超过这个数就行。我再派一个得力的伙计跟你一起去。这二十两是你们路上的盘缠。”
“盘缠用不了这么多。”
“拿着吧,保不住有什么突发情况。”
“那我现在就回去准备一下,今日就出发。”
雷小军看出吴承恩待在这里显得不自在,急于想走,便点头说:“你去吧。务必在十日之内赶回来,参加三台馆的开张仪式。”
“三台馆?”
“对啊,”余象斗接过话,“以后三家书坊合为一家,名字就叫三台馆,我取的,怎么样?”
吴承恩噢了一声就走了。
吴承恩刚走,对面街就有一群人直冲着店铺里走来,为首的中年人长得人高马大,一脸络腮胡子。后面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