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三两银子,不少人家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虽说有些重,但咬咬牙还是出得起的,毕竟镇上的束脩要八两银子,还要给先生送礼什么的,再加上买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没有十两银子一年是上不下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杨家加上杨国祥四个壮劳力,才能养出杨家礼一个读书人的原因。
“不过嘛……”杨家孝拖长了声音,“各家可以通过送粮食蔬菜鸡蛋什么的,来抵银子,不过每人只能抵一两。”
这下就连本身觉得自己毫无希望的人都亮了眼睛,一年二两银子,平日里只给先生送些蔬菜瓜果的便能抵一两银子,这么好的事儿真是没地儿去找。
杨家孝清了清嗓子又说道:“不过这外村人可就不是这个价格了,三两银子没商量,只是本村的人才能用粮食蔬菜的抵银子。”
那也行啊!村里人顿时升起了一种优越感,顿时觉得和杨家孝亲近了不少。更有那大嗓门的直接喊道:“杨三哥,你这开个私塾可真积福积德啊!若是村子里以后出了秀才举人的,定会记得你的大恩大德的!”
村子里的人都是苦了一辈子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轻松点,若能读书认字当个官,那就是了不得的功绩,是祖坟冒青烟了!
眼下杨家孝的这个做法,却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了乡邻的!虽有那不懂事的酸言酸语,但大多数人都是朴实憨厚的,自是会记得杨家孝这个情。
“杨三哥,你这私塾什么时候开?”有人问道。
杨家孝开口道:“三日后!这也是罗先生给算好的日子,这几日要弄些桌椅板凳的,还要买书。若是想让孩子进私塾的,便来凤丫头这里报个名,交个一两银子的定金,到了上学那天再把这剩下的一两银子交上即可。”
众人一看,杨凤仙已经支起了一个小桌子,拿着纸笔坐在那里等着了。看着这本来大字不识一个的杨凤仙都握起了笔,众人更加相信这李肖的水平,便都一窝蜂的涌上前去报名。
杨全福在旁边扯着嗓子喊道:“排队排队,先来后到!放心,人人都能报!”
还有那身上没带那么多钱的,匆匆赶回家去拿钱,或是家里几口子一起来看热闹的,一人排队,另一人回家去拿钱的,比比皆是。
杨凤仙在一旁记着名字和账目,李云则在旁边收钱,杨全福扯着嗓子维持秩序,看起来虽然闹哄哄的,却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样子。
待所有人报完名,杨凤仙已经趴倒在了桌子上累的说不出话了。但一旁的李云却是十分兴奋:“凤丫头,这次竟然收了五十多两银子,村子里一半多的人家都报了名了!你这法子还真是好!”
裴逍遥微微笑着道:“这才五十多两银子,姑姑就高兴成这样子了?我本就不缺钱,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不过是不想白吃白住姑姑家里罢了,现下侄儿有了钱,便都给姑姑,全当做之前的药费吧!”
李云只是收的开心,毕竟之前杨凤仙赚的银子,除了一开始卖豆芽那些,其他的都没经过她的手,即使她知道闺女有了钱也没什么概念。
可一看裴逍遥要把这钱给自己,便连忙推脱道:“我怎么能要这个钱呢!这可都是你一年的束脩,这钱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