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甬道,估计是专门给蛇孵化后走的,甬道并不算宽敞,除了甬道的入口那段距离之外,越往里面走,甬道就越发的狭窄低矮。
开始刚进来的时候,我还能和刘娣并肩而行,大约只走了五六米,甬道高度与宽度就开始变小,我这个1.8米的个头,最后只能低下头,弯着腰走。
甬道并非是笔直向前延伸的,虽然没有较为明显的大转弯,但我还是感觉到了甬道是呈现一个狐仙的模样。
通过我们昨天的洛阳铲定位,对这座古墓的格局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是了解,南北走向,面积很大,我挖盗洞的地方,是侦测出来类似古墓中间的位置,原本以为是主墓室,进来之后才发现,只是一个濮人蛇窝,杨教授与陈教授根据定位画的草图基本是排不上用途了,只能用来标识地宫的大致规模与格局,现在无法确定这个类似陪葬用的枝龙宝穴主墓室在哪里。
当我感觉到甬道并非笔直的之后,就拿出了罗盘,渐渐发现,我们并非是向北面走的,这条甬道,是往西面走的。
我们看的到底,是在那座山峰东面山脚,现在往西走,表示中,我们已经进入了那座枝龙山峰下面。
甬道里漆黑一片,但并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连壁画都没有,甬道里除了我们几个人的脚步声之外,连说话的声音都没有,气氛十分的压抑。
我走在最前面,是排头兵,我是手电撕开恒久的黑暗,让这座地宫再一次重现在世人面前。我每一步,都是在探索未知。身后的刘娣杨教授他们,则是根据我的步伐在走。
面对未知的黑暗,我心中的恐惧与面对的压力,远远高于其他人。
甬道的是两侧是墓砖,穹顶上则略带拱形的墓砖,脚下是青石板。
这座地宫存在年代久远,那个时候,青砖在中原才刚刚出现,而且由于技术的原因,青砖烧纸成型的数量非常少,只供给诸侯贵族,王公大臣等。
百濮族地处偏远,在古人眼中,这些西南大山里的民族,都是蛮夷之族,还未开化,生产力极为底下。
所以,这里的墓砖,并非坚硬的青砖,而是灰褐色的泥砖,泥砖的硬度自然是比不上青砖的,虽然这里未曾有被积水淹没过的痕迹,但毕竟过去了2000多年,墓砖被岁月腐蚀剥落的痕迹非常严重,一块看似完整的墓砖,我用手一划拉,一层层被高温烧制成型的墓砖就开始剥落,这一次就算我们不来倒这个地宫,只怕过不了多久,整个地宫也会塌陷。
我独自一人弯着腰走在甬道的最前面,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
我现在最怕的就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刚才经过的那个蛇窝,保不准这地宫就是血蛇的老巢,万一这里面还有血蛇活着,那就危险了。
第二件事,则是来自杨教授给我的资料,与黔南山区民间的传说,有记载说,濮王贺亗萨仁是一个信奉中原道教,但又十分残暴的一个君主,杀了成千上万的人为他陪葬。
前清时,被山洪冲出来的那些诡异干尸,多半就与濮王有关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