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初期的火热后,郁郁寡欢低头做老好人半辈子的秀才,最后忍不住,不会包容,失去了慈悲之心,便拿了一条火棍子半夜埋伏,把那个邻家男人打死了。”
“?”没蔵太后的神色更加诡异了。
明王继续道:“再然后官府来拿人,官府差人见那出轨妇美貌,便强上了出轨妇。其后,美貌出轨妇为报复,去勾引了县太爷,县太爷就把强上出轨妇的差人斩了。可是后来县太爷的夫人也不干了,指责妖女勾引县爷,便又下毒把出轨妇毒死。”
到此也没有结束,说起来王雱也得承认老和尚如果写小说的话不会扑街,接下来就是一串连锁反应,就是无尽的杀人越货和XXOO交织,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当做事听会非常有趣,不过他主要表达的就是忍耐和包容、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立场。
这种故事永远没有结局,差不多时候明王也就停止了,看向王雱道:“世间若无相,也就没有对错。正因为有了对比,有了相,才有人去定义对错。这就是不能包容仁慈之害处,是引发冲突的根由。故事中的风尘女而言她追求自由自在,高兴了便和倾心男人欢好,她错了吗?这里看,她的错是不是别人强加的?这就是‘相’。落魄秀才就认为她错了,这源于秀才认为女人是他独有的。于是两人价值观念冲突,一件小事引发了所有血案。世间原本没有相,没有对错,只是价值观念的不统一,不以慈悲为怀,不会包容让步而已。这就是‘相’的害处。”
王雱道:“简直胡说八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明王犹如狮子吼的切中节奏打断道:“强加一份对错之心,强调以怨报怨,造成了大家认知的不统一,也就此造就了整个事件的孽循环。秀才认为邻家错了,就一棍子干掉,官府认为秀才错了,一闸刀办掉……这一切,便始于对错之执念,始于美丑之心,始于输赢之欲。秀才和女子相爱于赏心悦目,相互认为美,便生了缘。分离,始于相互缘尽,因他们忽然觉得对方丑了,便生了孽。官差觉得出轨妇美貌便生了事。所以,美和丑,对和错,皆俗人神识中的一抹念头,但差异和孽缘,就此无尽展开……”
“若无美丑又当如何?”王雱也切中节奏强势打断,妈的再让老和尚说下去,俗人还真就摇头晃脑的进入他的套路了。
明王只得应答:“若无美丑之分,则众生平等,了无怨恨。世间一切本无相,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一切如梦幻泡影。最终皆是心中一丝魔念,小王大人,是否应做如是观?”
王雱道:“在下不敢苟同。客观的说,我亲眼看到了狗摇尾乞怜是狗相,好吃懒做是猪相,不食人间烟火为佛相,好色猥琐乃大叔相,赤子童心是萝莉相。世间若无美丑对错,积德善人被‘无相’轻易抹杀美态,龌蹉之徒被轻易洗白了丑态,至上进努力的芸芸众生于何地?若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血累的仇恨可以轻易抹杀,那要屠刀何用?屠刀若是无用又无相,又何须放下屠刀?人世间有千红百媚,众生万物一定皆有相,形成了万象森罗。明王,可如是观否?”
场面再次哗然了起来。
大家变得不那么虔诚了,因为虽不肯定王雱说的一定对,但似乎明王的理论出现了较多瑕疵。
明王只得又装神秘的道:“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小王大人,换你,你如何处置乎?”
听闻这句没蔵太后感同身受,这看似就是老娘的遭遇啊。感觉很伤,当然只能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就是现在的局势,是太后正在做的,不过很憋屈,很不喜欢而已。
王雱则想也不想的答道:“明王之提问很容易回答,不过容易让人觉得我满口跑马戾气重,但我仍旧回答:只需抽他抽他抽他抽他、再次抽他,过的几年你看他脸肿的。”
我@#¥
明王很意外。虽然他希望王雱这样回答以凸显戾气。
没蔵太后大为兴奋。作为她当然不能支持这个回答,但这就是她这个时期想听的。结合这小子之前在皇城裸奔,又当众犯浑让李守贵下不太台,这个时候他这样回答真的有一种简单粗暴的爽感。
太后的心思又何尝不是来听经的大众弱者的心思,所谓抽他抽他抽他并不实际,但就是好听,就是爱听。在这里的人包括太后在内都有太多憋屈和不平,都在实际做着“忍他让他”的举动,但内心里就是想“抽他抽他、看他脸肿的”。
于是沉默少顷、有一个人带头后,当即喝彩如雷,像潮水一般此起彼伏。
明王想死的心终于有了,王雱的回答绝不正确,却因为他在各方面铺垫的太好。换别人在这么回答就是装,但王雱有过早前在驿馆愤英雄怒的举动后,这个回答就显得很自然,并且是大家想听也爱听的。
若没有他小子之前的铺垫,也没有第一场辩论,那么到此最多只能算是平手,但是现在明王觉得这次自己输了。未必输在理论上,乃是输在了他那“抽他抽他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气势上,并且他小子也接地气,他说的东西不切实际却是大家爱听的、想听的,是真正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