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85.自由兵培训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燃烧的定义:

    燃烧时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

    燃烧特征: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发出光亮。

    燃烧的必要条件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含量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引火源。

    4.相互作用。

    燃烧的类型:

    按照燃烧瞬间的特点不同,可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种类型。

    着火:

    着火又称起火,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现象,与是否由外部热源引发无关,并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可燃物着火,一般有引燃和自燃两种方式。

    引燃。

    1.物质的燃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2.不同可燃物的引燃。

    自燃。

    1.自燃的类型。自热燃,受热自然。

    2.物质的燃点。

    3.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及自燃特点。

    (1)氧化放热物质。

    (2)分解放热物质。

    (3)发酵放热物质。

    (4)吸附生热物质。

    (5)聚合放热物质。

    (6)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物质。

    (7)相互接触能自燃的物质。

    爆炸:

    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的分类:

    1.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

    3.核爆炸。

    4.气体爆炸。

    5.粉尘爆炸。

    6.炸药爆炸。

    7.爆燃。

    8.爆轰。

    爆炸极限:

    可燃的蒸汽,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

    1.作为评定可燃气体,液体蒸汽或粉尘等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

    2.作为确定厂房和仓库防火措施的依据。

    3.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及危险特征,确定相应的防爆,泄爆,抑爆,隔爆和抗爆措施。

    最低引爆能量:

    最低引爆能量又称为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性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

    引发爆炸的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爆炸冲击波能将燃烧的物质抛散到高空和周围地区,如果燃烧的物质落在可燃物体上就会引起新的火源,造成火势蔓延扩大。

    除此之外,爆炸冲击波能破坏难燃结构的保护层,使保护层脱落,可燃物体暴露于表面,这就为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增加了条件。

    按燃烧物形态不同,可分为固体物质燃烧,液体物质燃烧和气体物质燃烧三种。

    固体物质燃烧的燃烧方式:

    1.阴燃。

    2.蒸发燃烧。

    3.分解燃烧。

    4.表面燃烧。

    液体物质燃烧:

    1.闪燃。

    2.蒸发燃烧。

    3.沸溢燃烧。

    4.喷溅燃烧。

    气体物质燃烧:

    1.扩散燃烧。

    2.预混燃烧。

    燃烧的产物:

    由燃烧或解热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它通常包括燃烧生成的烟气,热量和气体等。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