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月十二日,考生们第二场开始,同考们也开始了紧张的阅卷工作。
内掌试卷官拿回只有编号的朱卷,分为了十五束,每束三百八十份左右的试卷,摆在了聚奎堂内。
“孙阁老,你们分属南北直隶,看看本科状元是属于你北榜还是我南榜,哈哈。”顾秉谦抚了抚长须,自以为风流人物地和孙承宗说话。
孙承宗随意翻了翻试卷,说道:“顾阁老,说不定我们南北鹬蚌相争,中榜得利啊。”只这两句话一来一往,就基本断了中榜状元的可能性。
明朝两京十三省,在明中期开始会试分南北中三区按比例分配录取名额。南直隶大部分、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广东为南榜,因为有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都是科考大省,占录取百分之五十五的名额。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和河南,加上辽东、大宁、万全三都司,属于北榜,占百分之三十五的名额。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和南直隶的庐州、凤阳等六个偏远府,属于中榜,占百分之十的名额。
“大宗伯,传房考们都来吧。”大宗伯就是礼部尚书的别称,林尧俞应下,很快,聚奎堂有如同初八日出题那天一样,内帘官们一起,将这大堂挤得满满当当。
顾秉谦首先发话:“在座的都是大儒,今天先议一议,四书义和经义题目的答题方向。”
这一场主要是考考生对四书五经以及各家注疏的掌握情况,按“科举成式”的规定,《四书》的标准答案用朱子集注,《易经》用程传和朱子本义,《尚书》用蔡氏传及古注疏,《诗经》用朱子集传,《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用古注疏。
大家大概议了议,也就有了结果,考生必须在这个范围内发挥,房考们在判卷的时候也就有了大概的方向。
“好了,分卷吧。”
春秋只有一房,不需要抽签分卷,那一束春秋卷自然全是他的。多房的四经都需要抽签,林右昌是易三房,他抽到的试卷标上了“易三”号,兵部职方司主事刘宇是“易五”房。
同考们领了自己的一束试卷回去,试卷当然是不许带回房间的,统一在会经堂大厅里面阅卷。
尽管阅卷过程十分紧张,但考官们的压力并不大。同经的房考们相邻而坐,大家批阅的都是已经誊写的朱卷,不会有任何个人信息,因此也不禁止房考们相互议论,探讨品评试卷的优劣。
不知道是这一科整体水平很高还是自己运气好,随机分配的近四百份试卷恰好是优质考试的试卷,只两个时辰的功夫,刘宇就选出了七份觉得不错的试卷,挑了出来,准备写上可取。又拿出一份试卷,准备边喝茶边判卷,看着看着,拿起茶杯的手竟然迟迟忘了往嘴里送水,他完全被试卷吸引了。
看完这份试卷,心中却暗暗叹气,真是一份精彩的答卷,用词新丽,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又税气十足。这完全可以是一份会元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