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风声鹤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测试孩子们的天赋。

    十八个孩子,一轮测试下来,时间已到了晌午。

    李母将准备好的饭食装在框中,让他们自由拿取。

    孩子们一拥而上,就要开抢。

    顾凌云厉声喝止:“大家排队,排队。”

    宋清琅见状,也急忙维持秩序。

    康宝儿和周奕四目相对后,不甘落后,也上前帮忙。

    顾瑾全程旁观。

    李仁勇站在一旁,小声问:“瑾儿,这些孩子有的都快及冠,你管不管得住?”

    顾瑾轻笑:“管不住的,自然违反第一条门规,处理了便是,小舅不必忧心。”

    她说着话,眼神却一直在留意那个叫陈二狗的孩子。

    ――他脸上那块脏东西,是胎记还是故意而为之!

    顾瑾伸手托腮,只觉得有点意思。

    这边李仁勇听到自家外甥女的解释,恍然大悟。

    对啊。

    在周国,父母对孩子有生杀大权,可以任由买卖,师父一样也有这种权利。

    他伸手,比了一个大拇指。

    有了十八个半大孩子,他们的压力顿时大减。

    不过,地窖里的粮食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那日反杀大概得到一千斤粮食,后来袁天冬又给了两百斤新米和两千斤新谷。

    两千斤谷子大概可以磨出一千四百斤糙米。

    这两千多斤粮食,就是顾瑾收徒的底气。

    李家这边总共有十四人,再加上十八个半大小子,一个壮汉,一天两顿饭,一顿就得煮三十斤米,一天最低六十斤米。

    菜的话,一般就是腊货炖干菜,加起来一顿也得二十斤。

    这么多人的饭菜,李母带着闺女和白氏、木氏,还有江碧玉忙得团团转。

    之前购买的柴火也快烧完了,不过亳县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顾瑾带着人捡回来不少。

    为了减轻外婆的负担,顾瑾将十九个徒弟分成五队。

    每一队轮一天,在空闲的时候去厨房帮忙。

    袁老板后来给的报酬是谷子,不能直接吃。

    所以,徒弟们的主要工作是舂米。

    他们首先得用石磨盘、石磨棒将稻谷碾压脱壳成糙米。

    然后用臼和臼杵将糙米舂成大米,最后用竹筛将米糠筛出。

    麻烦。

    非常麻烦。

    其实在上辈子,汉代时期就已经发明水碓,唐代更是有滚筒式水碓用来舂米。

    溪流江河岸边,都可设置水碓,然后利用水流,可日夜加工粮食。

    周国应该也有,只是现在找不到水碓。

    小乞丐们流浪惯了,生性散漫。

    顾瑾为了管理他们设立了奖赏制度。

    只要完成她每天教习的功法,就单独奖励一个小饭团,如果没有完成,就得得劈柴、打扫、修缮屋顶等活计。

    果然,为了那个小饭团,小乞丐们练功的积极性非常高。

    这边在加紧操练,随着大雪再次纷飞,亳县已是风声鹤唳。

    灾民们无处可逃,大白天的都在攻击那些有房屋的平民。

    顾瑾他们家也被攻击了。

    那些半大的孩子,虽然只练了短短十几天功夫,但在顾瑾的指挥下,也打退了好几波灾民。

    不过,他们虽然胜利了,但都忧心忡忡。

    顾瑾站在墙头,望着院外被砸得头破血流的灾民,眼神晦暗莫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