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的根本。有人就有劳力有兵员同时也有税收,同时发现可用人才的可能也更大。就算实在乏善可陈,也可以自己培养嘛,虽说麻烦了点,但是基数越大,成才的数量也会越多。
所以只要还没有达到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的峰值,人口总是越多越好不是。
另外因为西河豪强的数量有限,虽说托庇于豪强的佃户和奴婢占原西河郡人口总数的比例高的吓人,但是受限于西河那匮乏的人口,总量却并不大,被如此众多的外来人口一经稀释,所占比例很快也就下降到了所有人都看着还算舒服的地步。
对于豪强所隐秘的人口李书实并不打算太过深究,毕竟那些都是豪强们在周边环境如此恶劣的西河赖以生存的基石,如果四方平静李书实还可以考虑徐徐图之,可是经过鲜卑人对皋狼的屠杀之后,虽然西河的守军实力并不算差,但依然让不少豪强有了加强自身实力的想法。
不过有了李书实的民屯之策,新的移民进入西河之后,有了军队的保护,有了政斧提供的土地,而且在税收上李书实也远比豪强们的五五分帐更加优厚。或许所有人唯一担心的就只有这个宽厚的太守到底能够在西河待多长时间,而他的继任者会否将百姓们好不容易置下的产业再一次利用各种方式夺走。这或许是豪强们唯一具有优势的地方。
不过总体而言,因为出色的战绩以及一年来树立的口碑,再加上在吕布带领下的西河郡兵们抓来的不少俘虏,西河的总人口正以一个颇为惊人的速度恢复着。而这个速度随着李书实在西北的游历还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似乎西河周边地区的太守也开始更愿意将自己治下无法安置的流民、疫民以及那些黄巾军余党们驱赶到西河来,反正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过有了苏小萝莉临走前培养的那批萨满和巫医,以及更应该被称为“德鲁伊”大师罗荷的存在,只要注意在通往西河的主要通道设置隔离区,疫病对于西河的影响就将降到最低限度。
至于那些黄巾军,似乎李书实原本就是以绞杀黄巾军获得的这个太守的位子吧。
人口的问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其他方面就让人眉头微皱了。
如果将国家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农业为骨架,百工为肌肉,商业流通则为血脉。
因为政局动荡外敌入侵的多重因素,西河虽然在行政上比毗邻的上郡要好上不少,但是那更多的是因为有一个托庇于太原盆地中的平周县做支撑以及离石那曾作为要塞还算坚固的城墙,总体来说依然算得上百废待兴。
农业有了屯田制度,经过几年发展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府库充盈。而商业流通则因为可以与乌丸、匈奴等异族进行各种物资的交易,再加上李书实设立的佣兵制度的保证也基本可以保证治下不会隔绝于其他地区的话,那么西河现在最为缺乏的就是各类的技能人才。
就好比在去冬今春的守城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投石机来说。虽然明知道投石机的作用非常不错,如果集中使用配上一些粗制的黑火药的话可以对敌方起到很好的震慑和打击,但是西河的工匠们就连最为简单的木制投石机的制作都很困难。
之前所使用的都是昔年存留在西河军械库中的存货。而西河的工匠们只能保证那些投石机不至于因为年代有些久远而在关键的战斗中出现损耗,而关键的核心零件虽然也可以制作,但是在质量上比起那些已经有些老旧的原版依然多有不如。
投石机的制作已经算是简单的物件了,其他更为复杂一些的踏弩、床弩就更不用提了。
当然,这些问题随着大量流民的不断涌入,应该会有所缓解,毕竟这个时候还是大汉一统江湖的时期,而不是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候,所以对于这些人才虽说有不少豪强愿意趁机吸纳,但是那更多的也仅限于一些比较出色的铁匠和会制作工艺品的匠人。李书实相信除非自己运气实在太差,否则这种差距还是应该可以逐步得到弥补。
实在不行大不了以后天下大乱的时候去洛阳打劫去。这是眼下无可奈何的李书实的精神胜利法。当然这话他是绝对不敢说出口的,否则他就要做好第二天被卢植等人堵在被窝里的待遇。
总的来说,西河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因为根基太差没啥底蕴,所以缺陷也很多。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同样西河也不能一夜之间就变成顶级大都市,如果真的那样的话,那一定是开了金手指的全面战争而不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