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君的精神反而好了许多,婆媳二人又闲话了几句,看到外头出了太阳,老太君很久没走出屋子,便想着要出去晒一晒太阳,比关在屋子里烤火该是舒服些的。
赵氏立即就叫人来,在院子里向阳的地方摆上了榻几,几个仆妇一起,把老君扶到了外面的榻几上靠坐着。
宋珩和傅芸也一直陪侍在旁,听着老太君讲着从前的事情,甚至还讲了些公爷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小笑话,引得大家开怀。
在老太君的面前,大家把心里头的矛盾全部藏了起来,从上到下,从主到仆,都显得分外和气。
公爷写信去了上京,让还留在上京的子孙们都回延陵来,不管老太君会不会走,来看看她,也是一份孝心,就连宋文尚也告了假,带着几个儿子马不停蹄的赶回来。
只有宋琳琅因高龄怀身,留在京中,写了信来赔罪。
转眼到了腊月初三,宋家在京的一干人等全都到达了延陵老宅。
二房的宋承尚被发配去了岭南,妻儿本该要受牵连,皇上特下恩旨,免去家眷的苦刑,只他一人获罪。
因宋泽学业的原因,刘氏依然留在京中照看孩子,这次得了公爷的信,不得不带着孩子们一起回来。
但不可避免的,二房与三房成了死仇。从进家宅,到上桌吃接风洗尘宴,就没见二房的人与三房的有任何交集。
不单是二房,大房郑氏看三房的眼神里也含着刀子,恨不能把他们一家子个个都捅上一刀。
宽绰的大宅子,因这些人回来,显得有些拥挤,原本空置的院子现在全都住满了人。
如果可以,傅芸这辈子也不想再见这群人。硬着头皮去给自己的婆母请安,本以为会换来她一张冷脸,没想到,郑氏却是破天荒地朝她笑了。
不仅笑了,还甚是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坐下嘘寒问暖,弄得她十分困惑,莫不是这郑氏受了打击气死了,换了芯不成?
最让她不可思议的,是郑氏竟还抹了两滴泪,拉着她说道:“芸娘,你回来了就好,若不是宋见知那小人唆摆,让我以为你没了,我也不会急着替珩儿重新娶亲,你不会怪我吧?”
傅芸扯着嘴角笑了笑,说道:“母亲千万别这么说,我从未怪过你。”
她说的是实话,宋家这一堆乌七八糟的事儿,她压根儿就不想费脑子去想,得知宋家要给宋珩重新娶亲一事,她更在乎的是宋珩自己的选择,如果他选择放弃她,她怪谁也没有用。
郑氏假惺惺地道:“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只养得他们兄弟两个,家里人也不多,日后你们两兄弟妯娌之间,可得要好好相处才是。”
听她这话的意思,是想叫他们小夫妻两个回上京家里?由此可以判定,芯子没换,这还是她那个婆婆。
只是她这话说得很模糊,她当然不会当面去忤逆她,回道:“是!芸娘谨遵母亲教诲!”
郑氏看她态度如此谦和,很是满意,又闲扯了几句便叫她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