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将他们挣开,欲再入火海,就在此时,一旁的窗户忽然爆开,有一人飞身而出将她扑倒在地,两人跌出丈远,周身落满灰埃,客栈的瓦砾便重重坠落至脚头处,若是迟疑一瞬,则后果不堪设想。
樊宁摔得头晕眼花,傩面早已掉落,好在她的小脸儿被火熏得焦黑,根本看不出模样,她费力抬起眼,只见伏在她身上不住喘息的不是薛讷是谁,他俊秀的脸儿亦是黑黢黢一片,倒是平添了几分阳刚伟岸的气概。樊宁忍不住红了眼眶,若非当着旁人,真想捶他两拳。
见那客栈塌方完,不会再有危险,武侯长带着十余武侯冲上来嘘寒问暖道:“哎呀!薛御史!伤着没有?”
薛讷挣扎着站起身来,背在身后的手示意樊宁快些戴上傩面,嘴上应付道:“薛某并无大碍,请武侯长快查一查起火原因吧,另外,方才睡着前,我曾闻到一股很奇怪的香气,你们探查时,当格外留神看看,是否有香灰,记得留存下来,以备鉴别之用。”
“是是是,来人,快带薛御史去驿馆休息!”
樊宁此时已重新戴上傩面,又回到薛讷身侧,没想到他竟然没有要插手查此案的意思,令她颇为惊奇。但转念一下,他虽是特设监察御史,却是负责弘文馆别院之案的,若是在此处强行查案,搞不好会惊动凶嫌得不偿失。
毕竟薛讷还带着她这位天字第一号的通缉犯,多有不便,樊宁不动声色,老实跟在薛讷身后,接过包袱背在身上,亦步亦趋向驿站走去。
谁知半道有人拦路,正是方才薛讷拼死所救的少女,款款上前来,屈身一礼,柔声细语道:“薛郎救命之恩,小女子没齿难忘,愿倾一己之力回报薛郎……”
这说辞倒是不算新鲜,曾在话本里听过,樊宁透过傩面的孔洞看着那姑娘,只见她专程洗了脸,露出一张冗长小脸儿,虽不算顶漂亮,却着实有几分动人之处,眉眼间流露出的倾慕犹如运河水一般,已掩饰不住。樊宁才要用肘推薛讷两下做调侃,谁知他老鼠见了猫似的,堂堂八尺之身躲在了樊宁之后,磕巴道:“小,小娘子不必客气,薛某举,举手之劳,也不是专门救你。”
樊宁素来知道,薛讷不喜欢与女子打缠,但这般不懂得怜香惜玉,还是令她瞠目结舌。果然,那少女满脸说不出的失望难过,小嘴一撇似是要哭,樊宁赶忙接腔道:“哎哎,对了,敢问这位小娘子,可是独自一人带着妹妹?两个姑娘家出门,总归有些危险,还是要多加防范才是啊。”
那少女本对戴着傩面的樊宁有些怯怯,但听她声音悦耳,客气温和,像个知礼之人,便轻声回道:“多谢这位官爷……我是长安人士,独自带着妹妹出来躲一躲,等长安城里的风头过去再回去。父亲本已为我们交了一个月住店的银钱,餐食皆有人照顾,谁知今夜出了这样的事。若非城中混乱,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眼下只能希望风浪早些过去,我们姐妹也能早点回家了。”
“等下,长安城里出了什么事吗?”听出弦外之音,薛讷眼中这少女已然变作了人证,说话即刻利索起来,上前一步问道。
在薛讷的注视下,少女脸颊飞红,垂眼回道:“两位出城时可能还没听说,这几日御史在城中四处搜罗永徽五年出生的姑娘。”
“永徽五年?”樊宁一怔,想起自己亦是永徽五年生人,与薛讷对视一眼,满脸茫然,“搜罗永徽五年出生的姑娘作甚?”
二百里开外,长安一片澄明月色下,午夜梦回的红莲听到几声极其轻微的拨弦声,心里一惊,起身披上翠色绢纱薄衫,走出堆锦幔帐,只见身穿月白绸袍,头配青玉冠的李弘正坐在古琴前,修长指节不经意地拨动七弦,发出压抑又动人的琴音,声声恰如他的为人。
他像谪仙一般,邺水朱华般的清朗,却要置身泥淖中,为民生疾苦奋力呼号。红莲就这般驻步凝望着他,说不出心底是何滋味。
李弘偏过身,看到站在门扉处的红莲,止了拨弦,轻道:“可是我吵醒你了?”
这几日宫中出了大事,李弘心里不快,无法排解,想见的人唯有红莲,压抑多时,今夜还是没耐住,不请自来。果然,看到她,李弘只觉压在心头多日的大石块瞬间移开,如沐春风。
红莲迤逦走上前,坐在李弘身侧,她的小脸儿不施粉黛,异常清丽动人,比平日里妆扮时还要绝艳三分,令人挪不开眼。看到李弘,红莲亦是难言的欢喜,巧笑回道:“今夜寒凉,殿下想不想用点酪酒?或者沏壶热茶?”
“都不必了,坐在这里,陪我说说话罢”,李弘将羊羔绒毯盖在红莲的身上,温和一笑,“最近外面很乱,你这里若是需要人,我就调几个女官来帮衬你。”
“堂堂东宫的女官,来平康坊算怎么回事呢,若是被有心人发现,又要对殿下不利。殿下不必为我劳心,我少出门就是了。”
李弘望着红莲,欲言又止:“我记得,你也是永徽五年出生的……”
“是了,比殿下小一岁,但究竟是何月何日,却无从知晓了。”
李弘忍不住轻叹一声,以手扶额道:“我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安定公主……那弘文馆别院的案子之所以没有闹太大,正是因为安定的事。世人皆知我有一个妹妹太平,殊不知安定才是父皇母后的长女,可惜她生不逢时,才出生便去世了。”
红莲不明白,为何李弘先问了她年纪,又提起安定公主,但她没有问,只是乖巧地陪他说话:“我曾听闻此事,听说公主薨逝,好似与王皇后有关。”
“没错,当年安定方出生时,王皇后过来看她,离去后,安定便离奇断气了。父皇因此大怒,认定是王皇后嫉妒母后,杀了安定,此事便是王皇后被废除的诱因。同年,父皇推行新政,又立了母后为天后,我也才成了嫡长子,登上了太子之位。此事本已过去十六年,谁知前些时日,父皇母后决定将安定迁葬德业寺,享亲王供奉,却意外发现,安定的棺椁里根本就没有骸骨……与此同时,有人向父皇密报,称当年安定的事,乃是母后所设的局,为的便是陷害王皇后,谋取后位,而安定只是假死,后来被人秘密带出宫中,就养育在长安城,如今已是一十六岁了。父皇听闻此事,既惊又怒,甚至犯了头风病,卧床不起,母后即便与父皇龃龉,却还是担心他的身子,恳求父皇移驾神都洛阳休养,并将长安城全部的政务交与了我。”
红莲这才明白,为何这几日长安城里有十五六岁女儿的官宦人家乱作一团,假借走亲访友为名,连夜送女儿出城去,她好言宽慰李弘道:“传闻无据,多是靠不住的,天皇即便一时惊怒,待想明白,便会发觉这只是有心人离间他们夫妇的手段,又哪里会真的恼了天后……”
若真如此,李弘自然不会如此烦忧,但母后的态度,令他疑窦丛生,连夜查了永徽五年宫中所有的记档。不查则已,李弘越看越觉得满心烦乱,难以排解,他正过身,望着红莲,神情异常复杂:“怕便怕的是有根有据,十六年前为安定做法事的,正是李淳风,而他一年之间竟收养了两个襁褓中的女娃娃,怎能让人不生疑?现下这小老儿不知何处去了,连问话也不能,我怎会不急?”
红莲显然没想到这事会与自己产生瓜葛,怔了一瞬方弯了眉眼,小脸儿含羞如雪中春桃般娇艳动人:“殿下……怕我是你的亲妹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