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老人点头赞道。
可苏生却不领情道:“词好有什么用,人都不在了。”
“只要想见,总会再见到的。”
“这话不错。”苏生心情好了几分,遂问道:“之前在青阳书馆从未见过你,敢情老师是?”
“我不教书。”
“你不是老师?不可能,那你头顶戴的可是青阳冠,而且品质比普通老师还要好,一看就知不少钱。”
老人开朗大笑,”你小子倒有几分意思,陶丫头说你是呆子可真的冤枉你了。”
苏生问道:“你和陶宁儿很熟?”
“当然”老人解释道:“两年前,是我接她来青阳书馆的。”
“这么说你跟他们陶家很熟?”
老人笑道:“熟算不上,但认识是真的。”
苏生席地坐了下来,赶忙问道:“能给我讲讲吗?”
“可以”老人丝毫没摆架子,在苏生面前坐了下来后,开始缓缓说道:“我们北境不比江南,江南那边读书人多,大多数北境读书人选择八千里游学时,也都喜欢往南辕洲去,那边读书风气更好,这一点你从我们书馆女生没多少就能看的出来,在南辕州那比那,几乎妇孺老幼人人都懂诗词歌赋。”
苏生静静听着。
”陶家四世三公,这话没掺假,虽然陶家这一代已经不如当年,但毕竟底蕴丰厚,仍有许多门生以能入陶家当幕僚为豪。至于陶丫头,是这一代陶家家主的小女儿,也算是陶家的掌上明珠。”
苏生笑道:“这个能看的出来。”
“两年前,因为一桩指腹为婚的事情,陶丫头拒不接受,这才有了千里迢迢来到北凉州读书的后续,其实陶家早就知道她在青阳书馆,只不过是我答应等陶丫头晋升为才子便送她回去,陶家这才没找上门来。”
苏生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
提到指腹为婚四个字的时候,苏生明显又了些压迫感。
“所以你打算晋升为才子后,就选择像和贫困书生一样八千里游学吗?”
“嗯。”
“还带上你身边的小丫鬟?”
苏生摇摇头笑道:“就我一个人,女孩子走那么远会吃苦的,我本意带她来青阳书馆就是不想让她吃苦,没想到到哪都有尖嘴猴腮之人,仗势欺人之辈。”
“这个自然,自古读书人喜欢难为读书人,早点习惯也好。”
苏生说道:“老师说自己不教书,但学生听您这口气,可句句都是教人的道理。”
老人大方一笑,扶须笑道:“想必你已经猜出我的身份了吧?”
“应该八九不离十吧。”
“说说看。”
“头戴青阳冠那一定是我们青阳书馆的人,可您又说自己不教书,我想这点您没必要骗我,所以我猜您是青阳宫内的人,至于是长老还是馆主,这我就猜不出来了。”
老人听完,转身离去,行至五步,又笑道:“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
耸耸肩,苏生也离开了。
异象早就消失,此时除了几声蝉叫蛙叫外,万籁寂静。
苏生走回竹屋,看到二月早就趴在桌上睡着了,便上前轻轻抱起她,放在床上,盖好被子,这才躺回自己的床榻,掩着被子将莲花小人拖到竹枕上,草草睡下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陶宁儿在的青阳书馆未免有些落寞,苏生只能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只要读书的时候,苏生才不会去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