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1章 水井村秋收(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终于来到了丰收季。

    程思宁并不是第一次经历秋收。

    但水井村的秋收,似乎与她过去亲身体验过的每一次秋收都不一样。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累。

    水井村的土地瘠薄,耕种面积还少,统共还只得两座人力开垦出来的矮山梯田。

    当初程思宁来水井的时候,正好赶上水稻灌浆期,她立刻调配了一些化肥,当然也用土法制肥,让老杨他们按她的吩咐去施了肥。

    不过,秋收在即的水稻也比过去程思宁看到的更加瘦弱、薄壳。

    但水井村的人并不这么想。

    他们欣欢雀跃,说种了几十年的地,也没见过像今年这样,结粒那么饱满的!

    所以秋收一开始,人人都打起了精神。

    女人们弯腰割水稻,男人们挑着沉重的担子把割下来的水稻转移到村里的晒谷坪上……

    打谷子的打谷子,晒谷子的晒谷子,脱谷子的脱谷子;

    还有负责后勤做饭的,烧开水调果汁的,出海去打鱼想让下地劳动的人们吃得更好一点的……

    这也是程思宁见过的,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全村二百九十多人,除去七位失去劳动力的老人,照看着二十三四个五岁以下的孩童之外,余下的所有人全都参与了劳动。

    也因为水井村的耕种面积并不多,最大的体力消耗,其实是从梯田上人工运粮回村里的这个距离。

    大家齐心协心干了五天,第六天中午,梯田那边的活计已经告一段落。

    第十天,所有的打谷、晒谷、脱谷工作也全部完成。

    老杨他们将新收的大米装袋、磅重,一计算——

    今年一共收了七万多斤的大米!

    是解放后的历年之最!

    要知道,灾年他们还有过只收了六千斤大米的时候;

    就是风调雨顺的去年,他们村也只收了六万斤……

    水井村的人喜气洋洋的。

    谁都想把今年的丰收喜悦告知别人。

    再想想村里的仓库,还收着程思宁买回来的二十吨大米。

    也就是说,今年到明年间,水井村的人肯定不会捱饿了!

    老杨召开了村委村干部大会,商量过后,老杨决定去一趟镇政府,把水井村大丰收的情况告知镇政府,再向镇政府申请缴粮!

    哼,今年他们水井村也要缴粮!

    只要水井村缴了粮,就能摘掉贫因帮扶的帽子,以后李镇长他们就再也不能说,是水井村评不上先进才拖累了整个镇子的评优!

    于是,老杨带着其他的村干部们,兴冲冲去了镇政府。

    没想到他们一大早兴高采烈的去,天快黑的时候才委委屈屈地回。

    村里人都觉得有些奇怪。

    正好今天程思宁母子被二婶她们拉到了村食堂吃团饭。

    现在村里粮食够了,再加上叔叔伯伯爷爷们几乎轮着班儿天天在外头打鱼,村里的伙食水平很不错。

    有时候程思宁太忙了顾不上做饭,也偶尔带着小豹子在村里蹭饭。

    今天的伙食就很好。

    满满一大碗白的米饭,每人都能分到一块巴掌大的油盐煎海鱼肉,素菜有两样,一是蒸南瓜一是炒红薯叶,另外还有用鱼头鱼尾和粉葛熬煮的浓稠鱼汤。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